五行号 杂谈 德阳各区县人口一览表「德阳人口总人数是多少」

德阳各区县人口一览表「德阳人口总人数是多少」

德阳1983年建市。德阳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正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新“四张名片”。现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德阳1983年建市。德阳地处四川成都平原

德阳各区县人口一览表「德阳人口总人数是多少」

德阳1983年建市。德阳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正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新“四张名片”。现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

德阳1983年建市。德阳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正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新“四张名片”。现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区)和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87.7万,经济总量、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四川前列。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9.0%,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4、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1.1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899.5亿元,增长10.0%。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3元。

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德阳毗邻省会成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叠合点。德阳交通发达,距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距青白江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4公里,随着成德绵乐城际快铁、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的通车,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的加快建设,德阳区位优势更加突显。目前,成(都)德(阳)同城化战略顺利推进,德阳正全力打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努力推动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德阳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享誉中外,拥有中国名酒剑南春、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等一批优质品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德阳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德阳在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的地位。

农业条件较好,县域经济发达。德阳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广汉向阳在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德阳拥有益海粮油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建成蔬菜、生猪、烟叶、家禽、食用菌、药材等九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等指标居全省第一。县域经济充满活力,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被列为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文化特色鲜明,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德阳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境内“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其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和金杖、边璋等一大批国宝级文物,均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还有荡气回肠的三国文化遗踪白马关庞统祠、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德阳文庙、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大孝之乡”中国德孝城、“音乐活化石”仓山大乐、我国最大的现代石刻群德阳石刻艺术墙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德阳集如诗如画的平畴沃野和巍峨横空的雪山森林于一身,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吸引着众多游人,市区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德阳各区县人口一览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与省会成都关系密切,是四川省的一个经济强市,2020年GDP达到2404.13亿元,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名第四,远高于其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德阳市常住人口为345.6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15.96万人,是四川省第八人口大市。

德阳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36923人占50.26%,女性人口为1719238人占49.74%,男女人口比例比较协调;60岁及以上人口为892209人,占德阳总人口的25.81%,是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第四高的市州,整体人口明显偏老龄化。

德阳市总面积5911平方千米,下辖2个市辖区(旌阳区、罗江区)、1个县(中江县)、3个县级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另设有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区,以下为德阳各区县的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情况。

中江县常住人口为94.6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24.07万人,县域面积2200平方千米,是德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县,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7.96%,是德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第二高的区县。中江县地处德阳、成都、资阳、遂宁、绵阳五市交界中心区域,县境版图狭长,交通四通八达,是四川省的一个人口大县。2020年中江县GDP为391.27亿元,虽然经济总量不错,但如果考虑到百万级的人口数量,明显还是比较偏低的。

旌阳区常住人口为82.8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9.31万人,其中功能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为23.82万人。作为德阳市的主城区,旌阳区是德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人口规模庞大,经济更是发达,2020年全区GDP高达708亿元,是德阳市唯一GDP超过500亿元的区县,也是四川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县之一。旌阳区男少女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91%,是德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区县,比较良好的人口结构,加上人口的大幅流入,旌阳区未来的发展十分值得期待,千亿经济强区或许只是一个小目标。

广汉市常住人口为62.61万人,绵竹市常住人口为44万人,什邡市常住人口为40.68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广汉市增加3.5万人,绵竹市减少3.79万人,什邡市减少0.6万人。广汉市面积狭小,地处德阳、成都两市主城区中间,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经济发展优势巨大,2020年GDP达到428.96亿元,仅次于旌阳区,是四川省的经济强县之一。绵竹市男少女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8.82%,是德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县,老龄化问题比较严峻,什邡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比较明显。

罗江区常住人口为20.91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0.31万人,全区总面积447.88平方千米,是德阳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弱的区县,2020年GDP为148亿元,是德阳市唯一GDP低于300亿元的区县。

德阳6个区县中,有1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90万人,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60—90万人,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40—50万人,1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20—30万人,总体来看人口梯次分布比较明显。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德阳6个区县中,仅有旌阳区、广汉市常住人口为正增长,其余4个区县常住人口均呈负增长,中江县更是减少了24.07万人,是唯一人口减少超过10万人的区县。

对于德阳6个区县的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你如何看待?

2、德阳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以下是德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内容来源德阳市统计局。

全市及区(市、县)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6个区(市、县)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为345616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159598人,下降4.41%,年平均下降0.45%。

图1-1 全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

二、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 1348263户,集体户56536户,家庭户人口为3221950人,集体户人口为23421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8人减少0.29人。

三、区(市、县)常住人口

6个区(市、县)中,常住人口超过90万人的有1个;常住人口在60万人至90万人之间的有2个;在30万人至60万人之间的有2个;少于30万人的有1个。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区(市、县)是中江县、旌阳区和广汉市,合计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69.45%。

表1-1 各区(市、县)常住人口

单位:人、%

地区人口数比重[4]2020年2010年旌阳区82818923.9620.33#经开区[5]2381976.89——罗江区2090886.055.87中江县94601927.3732.82广汉市62613218.1216.35什邡市40677511.7711.41绵竹市43995812.7313.22

四、区(市、县)常住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个区(市、县)中有2个常住人口增加,分别是旌阳区增加93119人、广汉市增加35017人。其余4个常住人口减少,分别是罗江区减少3097人、什邡市减少5983人、绵竹市减少37910人、中江县减少240744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4] 指各区(市、县)的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比重。

[5] 经开区包含旌阳区行政区划中的旌东街道和八角井街道。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按县级行政区划开展的调查,故无2010年经开区相关数据。

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6个区(市、县)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中,男性人口为1736923人,占50.26%;女性人口为1719238人,占49.74%。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15下降为101.03。

图2-1 全市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数

(单位:万人)

图2-2 全市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比

二、区(市、县)人口性别构成

6个区(市、县)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100 以下的有3个,在100 至 105之间的有2个,在105 以上的有1个。

表2-1 各区(市、县)人口性别构成

地区占常住人口比重(%)性别比男女旌阳区49.7250.2898.90#经开区[3]50.5149.49102.05罗江区49.7350.2798.92中江县51.3748.63105.62广汉市50.6349.37102.54什邡市50.0149.99100.04绵竹市48.8251.1895.37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经开区包含旌阳区行政区划中的旌东街道和八角井街道。

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6个区(市、县)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全市人口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2]中,0-14岁[3]人口为451296人,占13.06%;15-59岁人口为2112656人,占61.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892209人,占25.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9883人,占20.2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0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5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59个百分点。

表3-1 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人、%

年龄人口数比重总 计3456161100.000-14岁45129613.0615-59岁211265661.1360岁及以上89220925.81其中:65岁及以上69988320.25

二、区(市、县)人口年龄构成

6个区(市、县)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0%以上的有5个,在60%以下的有1个。6个区(市、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已超过14%。

表3-2 各区(市、县)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地区占常住人口总量比重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其中:65岁及以上旌阳区12.8665.2321.9116.72#经开区[4]13.4768.5817.9513.17罗江区12.4561.1726.3820.63中江县16.1855.8627.9622.21广汉市11.4764.0124.5219.17什邡市11.1561.6327.2221.54绵竹市11.0460.1428.8222.87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0-15岁人口为478148人,16-59岁人口为2085804人。

[4]经开区包含旌阳区行政区划中的旌东街道和八角井街道。

人口受教育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6个区(市、县)人口受教育情况公布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1066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324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2992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723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234人增加到1188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962人增加到1311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091人减少到3269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759人减少到32326人。

表4-1 全市各区(市、县)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单位:人/10万人

地区大学(大专及以上)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全 市11882131143269332326旌阳区21108170142927823856#经开区[3]32759177812358117884罗江区12353100403115936130中江县439097163430640123广汉市12817134413701327742什邡市9742133203449432179绵竹市11050138842856836354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4]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44年提高至8.98年。

表4-2全市各区(市、县)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单位:年

地区2020年2010年全 市8.988.44旌阳区10.39.62#经开区[3]11.62——罗江区8.717.98中江县7.877.83广汉市9.288.64什邡市8.748.31绵竹市8.698.12

三、文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802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8446人,文盲率[5]由4.33%下降为4.28%,下降0.05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 经开区包含旌阳区行政区划中的旌东街道和八角井街道。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按县级行政区划开展的调查,故无2010年经开区相关数据。

[4]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5]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例。

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城乡人口分布及流动情况公布如下:

一、城乡[2]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34382人,占55.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21779人,占44.0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0389人,乡村人口减少59998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65个百分点。

图5-1 全市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6个区(市、县)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在60% 以上的有1个,在50% 至 60%之间的有4个,在50% 以下的有1个。

表5-1 各区(市、县)城乡人口数

单位:人、%

地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比重旌阳区60885921933073.52#经开区[4]2232031499493.71罗江区10796110112751.63中江县39254855347141.49广汉市36893325719958.92什邡市22332018345554.90绵竹市23276120719752.91

二、流动人口[5]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6]为930907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7]人口为174897人,流动人口为75601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80239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75771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465603人,增长100.06%;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26340人,增长260.19%;流动人口增加339263人,增长81.41%。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经开区包含旌阳区行政区划中的旌东街道和八角井街道。

[5]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6]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7]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五行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hao.com/news/31026.html

作者: 五星小编

勤奋的小编,日常提供各类优质内容采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