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樱(辽宁)喜欢意大利,曾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司汤达希望用意大利文刻上这样的墓志铭:“ArrigoBeyle,Milanese,Visse,Scrisse,Amo”(亨利·贝尔,米兰人,活过,写过,爱过),但其死后刻在墓石上的字句却是“写过、爱过、活过”,顺序稍有调整。
细细品味,这言简意明的墓志铭,概括了司汤达文学创作的一生。
到法国里昂,乘车来到美丽的格勒诺布尔市(Grenoble)。
山城众山环绕,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明珠。
刚到山城,就仿佛步入了司汤达著名小说《红与黑》的画景里:司汤达所钟情的、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的地方。
从格勒诺布尔市的一个街角望去,阿尔卑斯山的秀丽景致悄然落入眼帘,似屏障环抱着山城,千年雪峰露出红黑相间的花岗岩,似乎蕴含着司汤达小说《红与黑》的名字之意。
潺潺流过的伊泽尔河水,白墙红瓦尖顶的房屋,密密匝匝的栗树,这些都好似小说中描绘过的。
在司汤达生活的那个时代,除了环抱整个山城的自然之美,灰暗阴沉的气氛支配着这座城市。
而今,这里已成了法国南部的大都市,拥有化学、电脑、矽晶片工业。
一九六八年冬季奥运会曾在这里召开,滑雪三冠王及身手矫健如蝶舞般的溜冰王都涌现在此,这使山城闻名遐迩。
沿着古城堡下面的公路,穿过伊泽尔河上的大桥,来到老城,走进一条隐秘的小巷。
在小巷深处狭窄街道上,有一幢古旧的楼,门上一块大理石牌子,上书:“谨纪念,亨利·贝尔(司汤达)1783年1月23日生于这座楼里,1842年3月23日卒于巴黎。
”入口处,宛如一口深井,走进去可以看到司汤达出生并度过了童年的那个房子。
一七八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司汤达就出生在这座楼里,亨利·贝尔是他的本名。
司汤达从十六岁到赴巴黎之前,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循着故居的路,可以领略到司汤达的足迹。
司汤达七岁丧母,父亲是个“每天只想着买卖土地”的人,家庭教师冷冰冰,替代母职的姨妈是个老处女。
他就是在这样严肃的环境下,度过了寂寞孤独的童年,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反抗性格。
具有启蒙思想的外祖父对他影响很大。
司汤达在外祖父家里,带着爱阅读了那些美丽的书籍,《罗马史》《新爱洛绮丝》,以及莎士比亚剧作等著名作品。
走过格罗纳克广场,来到司汤达外祖父的家,司汤达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漫长夏夜的交谈,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都给司汤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汤达一七九六年至一七九九年读书的艾哥尔沙乌特中学,那座灰色的房子,至今保留着原貌,为纪念司汤达,现已改名为司汤达中学。
在市立公园北侧,是司汤达纪念馆。
馆内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着司汤达家族和司汤达著作《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的创作过程。
司汤达花园里,花艳树茂,矗立着司汤达的塑像。
司汤达满怀激情创作的《红与黑》,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小说围绕着典型意义的人物于连,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真实面貌,也有力地揭示了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反动本质,批判了奢侈腐朽的生活。
驱车来到布朗日村,当年司汤达就是以《司法公报》上一则发生在这里的情杀案为线索创作了《红与黑》的。
清晨的一声枪声,打破了村庄的寂静,也成了司汤达小说的背景。
布朗日村的那个广场,小说中于连的原型贝尔德和德·雷纳尔夫人的原型恩尼什夫人,都出自这里。
原来的教堂后来被毁掉了,现在保存的建筑是小说发表后重新修建的。
德伯河就是小说中描绘的流经韦里埃小城的那条河,还有神学院那门上镀金的铁十字架,红色的城墙,黑色的教堂,使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小说《红与黑》的氛围。
司汤达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完全超越了这一事件和人物原型,打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提高到了艺术的高度,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成了传世之作。
作品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以及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与利欲熏心。
这也是一部摄人心魄的爱情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正是由于悲剧的力量,《红与黑》的魅力显得历久弥新。
在司汤达和他的名著《红与黑》的故乡,站在格勒诺布尔市的古城墙旁,眺望壮观的阿尔卑斯山,千年雪峰露出那红黑相间的花岗岩。
人们自然会想到司汤达这位爱山的作家,他写下了许多小说、游记和随笔,充满着对大山的爱,洋溢着对大山的情,并通过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使他的作品在文学世界中闪闪发光。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笔名:田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
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com壹点号书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