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片主要补全锐龙97900X和锐龙57600X的性能测试,另外针对Zen4AM5平台目前的使用、选购装机做一些说明参考,方便大家在首发及双11期间注意。
01/锐龙97900X和锐龙57600X的性能测试“锐龙7000处理器带来了哪些变化?关于这个可以看上一篇内容,有详细说明,这边就不再赘述。
这次主要补上锐龙97900X和锐龙57600X的性能测试,方便参考了解性能区别。
首先还是处理器的规格,这一代除了内核设计,整体处理器大的规格/设计变动并不大,处理器的区分基本跟上一代类似,所以锐龙57600X也是用来替代上一代【性价比】型号锐龙55600X.处理器规格测试平台CPU:锐龙97900X、锐龙57600X主板:微星MEGX670EACE内存:G.SKILL芝奇幻锋戟DDR5600016G*2显卡:蓝宝石RX6950XT超白金SSD:爱国者P70002T电源:振华LEADEXT1600散热:NZXTX63设置说明:主板默认设置,PBO开启,内存加载EXPO(DDR56000)。
平台综合性能参考,锐龙97900X+RX6950XT的这一套组合为例,PCMARK10整机分数13K,接近14K,实际跟锐龙97950X+RX6950XT差距就几百分,并不大;同一套配置情况下锐龙57600X分数低几百分,总分13157.CPU基准性能为了方便直观了解两颗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及定位,所以加入了之前测试的上一代及竞品同级别处理器的测试数据。
首先是锐龙97900X,表现符合预期,基本对应处理器的规格,然后也超越了规格更强的上一代锐龙95950X。
比较期待的是锐龙57600X,因为后续等B650主板出来,性价比会增加不少,实际性能表现也跟上一代的锐龙55800X相当了,而且因为IPC性能强大,这颗U估计会受到游戏用户的喜好及关注。
生产力/应用场景模拟测试跑分毕竟不能代表价值,能给生产力应用带来影响才有意义。
这边测试了Corona和Blender两个CPU渲染器项目(测试渲染时间,越少越好),还有就是PugetBench、V-Ray为代表的,针对adobe等生产力应用软件的模拟测试(跑分,分数越高越好)。
CPU渲染器项目其实就类似上面CPU基准性能表现,基本核心规格越高带来的提升会越明显,不过还是可以看出Zen4一代对比Zen3一代加速了多少。
PugetBench部分,我测试了针对Ps和Pr的测试项目,这个可以看出结果不一。
Ps项目其实对单核的IPC性能更敏感,对CPU线程要求一般,所以锐龙57600X对比上一代的锐龙9依旧有明显优势。
而Pr测试和V-Ray测试,基本就是高规格处理器优势比较明显了,不过新一代内核也可以赢过上一代规格更强的处理器,这也是升级的意义所在。
游戏性能测试可以说Zen3这一代,一举改变了游戏玩家对于AMD处理器的印象,反倒成为【游戏处理器】的选择了,甚至也带来了后来的“X3D”系列。
所以Zen4这一代依靠IPC性能的提升及DDR5的支持能换来多大性能提升,我也很好奇。
测试环境设置这次搭配的显卡虽然是A卡里面的性能之王蓝宝石RX6950XT超白金,不过测试要考察的是CPU的游戏性能,所以画面设置都是1080P分辨率,这种高帧数环境下才能体现CPU/内存平台的性能表现。
首先是3DMARK,这边主要测试CPU性能表现所以就跑了针对1080P环境的FireStrike。
同样比较关注锐龙57600X的表现,这个也可以看出Zen4四颗处理器基本水平同一层级,锐龙57600X的表现其实挺不错的,毕竟核心规格差最多。
实际游戏部分,我这边选了几款对CPU/内存比较敏感的游戏来测试,对比的数据是锐龙95950X(因为目前手上只有这颗处理器可以同场对比)。
游戏包含:CSGO、彩虹6、绝地求生大逃杀、dota2、古墓丽影暗影,也全部设置为1080P分辨率来测试。
锐龙97900X和锐龙57600X的实际表现是不错的,前者有时候甚至反杀锐龙97950X,这个估计是锐龙97900X温度更容易压制,所以实时频率一直维持高频;锐龙57600X在这边虽然看似小弟,但潜力实际很大,就是本身功耗温度较低,距离温度墙还有一定空间,所以超频空间反倒更大,如果搭配超频的话,说不定可以反杀高端U。
02/关于锐龙7000处理器装机使用的Q&AQ:首发几颗U各自的竞争力分析a:锐龙97950X:无可置疑的性能王者,对高性能/生产力需求用户来说吸引力巨大,目前我个人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就是供货情况。
b.锐龙97900X:锐龙97950X的尴尬备选?但实际有个隐藏卖点,就是实际封装功耗明显低于锐龙97950X加上双CCD布局,所以温度表现不但低于锐龙97950X甚至低于锐龙77700X。
所以如果你预算价格差不多这个范围,然后在意温度(比如ITX小钢炮)反倒就很适合了。
c.锐龙77700X:首发四颗里面,我感觉目前差异比较不清楚的就是锐龙77700X,后续可能主要依靠价格策略(特别是捆绑主板的销售价格)来影响用户选择。
另外要注意,因为单CCD布局,所以锐龙77700X的温度表现可能会不如锐龙97900X,也就是要求更高。
d.锐龙57600X:它的目标组合就是后续上市的B650系列主板,压低价格之后对游戏用户吸引力会很大,因为IPC性能提升实打实,加上本身散热要求会明显低于锐龙77700X,也就是说反倒有超频空间,更适合超频游戏用户。
Q:要不要抢首发?还是等降价?A:几个要素要考虑。
1.汇率波动~2.锐龙95950X发布后缺货加价半年左右3.全球消费市场有点疲软。
个人感觉刚需锐龙97950X的用户是可以考虑抢首发。
Q:X670系列和B650系列的区别与选择。
A:理论上B650系列10月上,因为主板芯片成本问题,应该会比X670系列便宜不少,预计内存还是D5,然后有无“E”来看是否支持PCIe5.0。
如果你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比如单卡、1、2个硬盘)的用户,是可以考虑B650/B650E,专业用户因为扩展性要求所以会考虑X670系列。
微星【战神】MEGX670EACE这次用于搭配锐龙7000处理器测试的,就是微星新一代【战神】MEGX670EACE,经历过这么多代产品更迭,微星的产品线不同型号之间的定位是比较好理解的,ACE可以说的其中的次顶级型号,也可以说是“最走量的高端型号”,除了保证奢华堆料的供电,另外就是功能扩展性也都是点满,非常适合用于搭配锐龙9处理器。
MEGX670EACE供电继续强化,22+2+1相直连供电,足矣应对锐龙7000处理器对功耗进一步的提升供电散热片优化设计,采用显卡/CPU散热器常见的鳍片式散热片设计,同样空间内可以带来更大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支持PCI-E5.0,一个x16,一个x8,一个x4,全部为直连CPU;依旧保留BIOS对带块的组合拆分设定(对专业用户很好用)主板本身包含4个M.2接口,其中一个直连CPU(Gen5),另外3个都是Gen4x4,而且带来一个完全免工具拆装的(内存插槽旁边那个);此外还附送扩展卡,存储可以吃满;IO接口部分重大提升!两个USB3.2Gen2x220GbpsType-C口,此外还有一个USB3.2Gen210GbpsType-C口,这个接口还支持视频输出(DP1.4协议);有线网络口也升级到了万兆电口!!供电部分的散热器升级更夸张,采用跟芯片用同规格等级的散热片。
IO接口部分,这一代ACE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没有配置USB4.0,这个需要额外加上asmedia4242主控才能支持,其它接口配置基本完美了,另外它的前置Type-C接口,支持PD60W快充,这个可以算跑分最快的充电器?硬件设计部分其实只能算微星主板一半的优势,它另外一半优势就是BIOS层面的优化到位跟及时,无论是针对发烧友还是普通用户,他都可以做好功能实现跟易用性,新手不用怎么动手基本也可以带来最佳性能释放。
Q:Zen3退市?有无购买价值?A:因为B650还未发布,如果确定只支持D5内存的话,加上新品效应,整体成本对比Zen3还是有可观的差价。
Zen3和Zen4估计会错位销售一段时间,等D5价格接近或者持平D4之后,基本就下市了。
另外目前Zen3的性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是没问题的,而且随着新品上市,价格肯定也会下调,对于不考虑未来升级空间的用户还是有价值。
Q:散热及电源的选择A:实际测试下来,感觉散热压力比较大的主要是锐龙97950X,这部分用户个人建议直接360甚至420水冷,而锐龙97900X跟上一代类似,受益双CCD,散热压力反倒低于锐龙77700X,另外本身的封装功耗虽然标称跟锐龙97950X一样,但实际低了不少,所以小钢炮、超频用户甚至可以优先考虑这颗次旗舰。
其它几颗处理器基本预算情况下尽量选高规格散热器问题不大。
NZXTX63白色水冷散热器本来是要留着装小钢炮,这次Zen4测试先拉出来测试。
这也是目前市面少有的280+白色组合的一体水冷,方便搭配一些白色主体的作业(比如SSUPD)。
除了灯效设计出色,大厂方案目前性能及可靠性表现也不错,280冷排性能也非常接近360了。
电源部分CPU封装功耗对比上代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再加上主板IO部分扩展性的增强(比如ACE都支持60WPD输出了),然后对应/后续的显卡GPU功耗肯定还会继续堆高,所以想要一步到位的话,电源尽量就直接选大功率的,特别是ATX装机方案,锐龙9级别的建议850起步吧。
振华LEADEXT1600电源这次也是因为锐龙9+RX6950XT的组合,所以电源直接选了千瓦起跳的型号。
80Plus钛金认证,且高出认证标注1.99%;数字化设计LLC谐振拓扑电路和DCtoDC转化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大幅度提升效率降低损耗;UP100W余量设计,实际功率甚至可以达到1700W;甚至可以支持4卡平台的功率输出,满足一些特殊用户(比如AI、渲染);0.5%低电压偏离值,带来优秀的纹波表现;高品质定制化物料,英飞凌mos管+美国Tyko泰科继电器+日本CHEMI-CON固态电容保修10年~Q:怎么满载温度经常到95℃,要不要紧?A:Zen4的TJMax设定也还是在95℃,这意味着大部分主板的BIOS设定,会让CPU的温度上限控制在95℃的范围,然后来压榨CPU的功耗性能表现。
这个设定也是AMD官方的设计温度,属于【最大安全工作温度】,就是这个这个温度范围,哪怕全天7*24小时都没有问题,可以保证良好的状态运行。
所以你看到新买的Zen4温度(特别是某大师爱乱报)达到95℃不用担心,只要你散热器正常运行系统没有自动关机或者严重卡顿即可。
Q:Zen4内存的优化设置A:上一代带来了fclk频率及分频问题,那么这一代特别是换装D5之后有什么要注意的?按官方的建议,就“全auto就好”,如果你的内存支持“EXPO”的话,加载“EXPO”即可,也不用纠结什么fclk分频之类的。
目前我实际测试基本也这样,系统基本会自动帮你设置好分频,手动分频不单性能没提升,甚至反而会点不亮。
简单来说对新手利好,你只要记得关键词“EXPO”,然后加载即可。
爱国者P70002T因为目前PCIe5.0SSD还未上市,所以最快的只能先选PCIe4.0SSD来测试。
这边选择搭配的是来自爱国者的P70002T版。
爱国者的P7000采用的是群联的PS5018-E18主控加上镁光的96层TLC颗粒的组合,然后搭配DDR4外置缓存(2TB版本是2GB缓存),这样的组合也可以算是二代Gen4SSD常见的配置组合,可以实现读写7G左右的速度。
这边实际测试基本也符合这个配置组合的最佳速度表现,实际读写基本都是在7000MB/s左右的范围。
售后部分,2TB提供5年保修或1400TB的写入量。
Q:“USB4.0”和“AMD版Wi-Fi6E网卡”A:跟竞品类似,AMD也开始了强化IO,甚至打造全家福套餐。
这一代开始确实正式支持大家期待许久的USB4.0,不过要注意,这个还需要具体主板厂商搭载asmedia4242主控才能支持,所以要还要看具体的主板。
“AMD版Wi-Fi6E网卡”。
去年跟联发科合作发布的RZ600系列Wi-Fi6E网卡,也开始陆续落地,比如这次评测搭配的微星X670EACE搭配的就是其中的RZ616。
目前RZ600系列包括支持160MHz的RZ616(最大2.4Gbps速率,支持Wi-Fi6E2x2,M.22230/M.21216尺寸规格),以及支持80MHz的RZ608(最大1.2Gbps/Wi-Fi6E2x2,M.22230尺寸规格),未来应该会变得常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