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联想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除了第一台区块链智能手机联想S5,两款百元机K5和K5Play之后,一款新品智能手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是Watch9智能手表。
据介绍,Watch9售价为129元,表面采用了蓝宝石玻璃,防水方面则达到了5ATM级,即可以戴着这款手表洗手洗脸,游泳时也不必摘下。
最显眼的表现是8个月超长续航,240天无需充电。
事实上,这不是联想第一次涉足智能手表领域。
早在2015年9月,Moto360智能手表首次在国内上市,成为国内首款搭载AndroidWear的可穿戴设备。
售价方面,42mm和46mm两个版本分别为1999元和2199元。
智能手表已经凉了?据IDC统计,2015到2016年间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了27.3%,而2016到2017年的出货量增长率则只有10.3%。
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增速在开始放缓,出货量出现下滑不是因为消费者不再对智能可穿戴设备感兴趣。
不管是传统厂商还是创业公司都不能放弃智能可穿戴市场份额的争斗战。
从品类上看,智能手表的发展势头正好。
2017年8月,腾讯进军智能手环领域,在京东众筹上线了腾讯PacewearS8智能手环,主打“社交”属性。
但显然,这并没有让腾讯满足。
腾讯又“搅局”智能手表领域,腾讯PacewearHC智能手表以239万元人民币、突破众筹目标2169%完成众筹,远远超过原计划10万元的众筹目标。
自从小米2016年推出小米手环2之后,近两年没有再推出新产品。
从销量上也可以看出,手环类产品出现了市场疲软,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的销量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第二降至第三,销售490万部,占市场份额的13%。
而小米生态链华米已经出了几款智能手表了,3月14日,华米科技官方微博宣布华米AMAZFIT智能运动手表2将迎来重磅更新,这次的更新会加入足球模式。
网友们心心念的小米手环3并没有来。
小米其实早在2017年面向全球发售了小米米动智能手表,续航45天,售价为99美元(约合人民币623元)。
功能鸡肋的手环,被不少人定位为智能可穿戴的过渡品,目前已呈现被取代之势,其中之一就是,智能手表。
2014年,耐克撤掉了旗下的智能运动硬件部门。
2017年,阿迪达斯宣布停止硬件产品开发,安德玛宣布退出可穿戴市场。
实际上,在分羹智能可穿戴市场蛋糕的策略上,阿迪达斯和耐克并没有停止动作。
阿迪、耐克等运动品牌又悄悄上架了新品。
阿迪达斯与Fitbit联合发布了智能手表Adidas版本的FitbitIonic,它的价格也比2017年的Ionic高出30美元,约为330美元,约合人民币2087元。
耐克与苹果公司共同推出AppleWatchNike+系列手表,这表明耐克转向应用软件发展,且销量排在智能手表首位。
其他运动品牌厂商还是坚持成立研发部门,NewBalance这个舒适跑鞋著称的公司,在2017年CES上发布了智能手表和蓝牙耳机两款与跑步密切相关的产品。
曾经宣布推出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厂商们,纷纷重新加入战场。
据知名统计公司IDC称,2017年第四季度,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从3520万台增至3790万台,增长7.7%。
第四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总交付量不仅创下季度记录,同时还创下2017年度新纪录。
此前IDC预测,到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增长近一倍,达到2,523亿部。
其中,智能手表占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将从2016年41.1%上升到2021年的60.7%。
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市场将会是智能手表百元智能手表的到来意味着什么?联想Moto360智能手表售价2000左右,此次发布的Watch9智能手表只需129元。
选择在此时发布一款只需百元的智能手表,可见其市场雄心。
2018年开年,一款名为D1的智能手表以99元价格屠夫之势,已经刷爆了智能硬件圈,刷新智能手表众筹历史。
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两种形态:一是高性能高价格,如三星苹果;二是低性能低价格,如酷派等国产安卓机以及众多山寨机。
苹果、三星之外的中低端消费需求,形成一个庞大的中间地带。
小米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用接近于硬件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
小米正是抓住了这个庞大市场缺口,以低价格高性能突出重围,借助智能手机这股风暴迅速成为“风口上的猪”。
纵观2017年的智能腕带行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分别是:以AppleWatch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手表和以小米手环为代表的低端手环。
凑巧的是,这与2010年的智能手机所处的形势不无相似之处。
一款低价格高性能的产品将引爆整个市场智能穿戴的转型发展之路,细分市场成主流。
易观与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分析报告》中显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智能手环增速减缓,VR产品经历上半年火爆之后,下半年市场趋于理智,智能可穿戴产品开始向娱乐、运动、健康医疗等细分市场发展。
智芯等智能手表行业参与者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场景应用可覆盖到各类人群和各类场景:女性塑身美体、老人看护、幼儿看护、女性呵护、健康、商务、运动等场景。
例如:针对女性用户:通过塑身计划、膳食意见、关键事件节点提醒、成果激励、好友PK、实时分享,为女性用户成就更好的自己;针对老年用户:通过心电、血压、体温等实时体征监测,实时了解老人健康状态,并推送给家人知悉,为老年用户打造更好的生活;针对婴幼儿看护:通过对婴幼儿的实时体征监测,哭闹、尿床、踢被子提醒,及时了解宝宝异常情况,给宝宝更好的呵护;针对商务群体:更加专业的时间管理方式,记录每一段时间的走向,通过心率、血压、运动、睡眠等多项监测,了解体能、精力情况,让用户更加高效;针对运动爱好者:心率、气压监测、温度监测、GPS定位等多种功能,随时了解各项体征数据,让运动安全进行。
教练指导,后台查看、训练计划,让智能手表成为你的私人教练;针对军队训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控训练安全,构建以单位、人员、科目信息为基础、以动态训练数据为核心的军队数据系统,辅助军队科学施训。
可穿戴产品从面向企业、组织等渠道,到目前的面向不同使用人群与不同使用场景,这是产品思维的一个极大的转变。
在此基础之上,细分场景应用、细分人群应用成为重新定义智能穿戴产品的三大新维度,这也是符合当前用户个性化需求,乃至满足供给侧改革的新产品思维。
如何实现用户端、硬件端、软件交互端、后台数据端高级、无缝的交互和连接,构建一个新的基于智能腕带产品的全新系统生态,是智能手表行业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