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放眼未来,中国正在大力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将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加健康开放和可持续的经营环境。
这为我们继续扎根中国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在去年施耐德电气供应商大会上,我遇到了中国一家供应商的总经理,他是我的老朋友。
得知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全球化布局,我不仅为他们高兴,也为施耐德电气感到自豪。
我们之间的合作已经有20多年,可以说施耐德电气陪伴不少中国公司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用终端配电还处于使用保险丝的年代,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
施耐德电气1987年进入中国后,生产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微型断路器,它取代了保险丝,大大提高了用电安全。
我们把当时代表前沿技术的产品带入中国,中国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对输配电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1995年,我们开始扩大在中国投资、搭建本土供应和销售体系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本土客户的需求,1999年,我们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并不断加大投入。
现在,中国研发中心不仅具备技术原创能力,还成为公司继法国、美国之后第三大研发中心。
回首公司在中国32年的发展历程,我有两点切身体会:首先是全球化和本地化并举。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对外开放市场。
这是吸引我们来华投资合作的基础。
要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扎根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
我们在中国经历了从销售在中国,到制造在中国,再到研发在中国的跨越式发展。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仅靠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举足轻重。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首届进博会,这都显示出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贡献者和建设者。
未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企业的产业链会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就需要携手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发展,建立良性的生态圈。
以施耐德电气与中国国家电网共建“一带一路”为例。
我们合作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是东非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对整个东非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家电网看中的是我们高质量的产品、快速的交付能力以及全球化的资源调配能力。
能效管理和自动化是我们的专业所长。
我们还调配了来自中国、埃及和欧洲的工程师团队鼎力支持。
我们的合作非常成功。
我对中国人民改变未来的决心和能力深信不疑。
曾经担任法中委员会主席的经历,让我特别关注法中经贸关系的发展。
我也常常参加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的市长顾问会议,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放眼未来,中国正在大力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将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加健康开放和可持续的经营环境。
这为我们继续扎根中国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在这个更加全球化而又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将继续践行承诺,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为施耐德电气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人民日报记者牛瑞飞书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