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最近发表在VirusResearch上的一篇综述:Africanswinefevervirusevasionofhostdefenses,本文作者是来自英国Pirbright研究所的LindaKDixon教授。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4月7日发布,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截至目前,全国仅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目前在亚洲地区已有中国、越南、蒙古和柬埔寨四国报道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张!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如何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可为疫苗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概述了ASFV如何利用自身基因编码的蛋白抑制宿主免疫应答,总结了ASFV单个或多个基因的敲除对其在细胞中复制能力以及对猪致病力的影响。
宿主感染ASFV后的症状取决于病毒和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ASFV的自然宿主疣猪和薮猪通常表现为持续感染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栖息于疣猪洞穴的软蜱(Ornithodorosmoubata)是ASFV的生物学媒介和储存宿主,在传播循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家猪感染ASFV后以急性出血热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大部分ASFV对家猪可造成急性感染,但某些低致病力毒株感染后也可形成亚急性感染,30%~50%感染猪可以存活,甚至还有一些低致病力毒株感染家猪后几乎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死亡率也很低。
随着人们在分子、细胞和动物个体水平上对ASFV和宿主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对ASFV感染宿主后表现出不同症状这一现象提出了新的见解,也促进了ASFV防治包括疫苗研制的进一步发展。
表1ASFV基因组的非必需基因ASFV细胞嗜性ASFV具有严格的细胞嗜性,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在树突状细胞中复制。
这些细胞都在诱导天然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将病毒抗原提呈给T细胞激活适应性免疫。
巨噬细胞是识别和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启动炎性应答的专职细胞。
树突状细胞则能响应炎性应答成为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并且迁移至次级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
ASFV在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复制ASFV通过受体介导的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和巨胞饮入侵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严格的细胞嗜性表明受体介导的内吞是ASFV入侵的主要机制,然而病毒结合和入侵的受体仍然未知。
早期研究表明CD163可能是ASFV受体,然而CD163敲除猪依然对ASFV易感。
细胞内成熟病毒粒子和细胞外病毒囊膜病毒粒子都具有感染性。
ASFV粒子的外层囊膜在出芽时从宿主细胞膜获得,在酸性的内体环境中可脱去。
内层囊膜则和内体膜融合将ASFV核心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启动复制周期。
一些病毒蛋白如p54/pE183L、p30/pCP204L和p12/pO61R在病毒吸附和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ASFV在树突状细胞中的复制猪的树突状细胞(DCs)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亚群:常规树突状细胞(c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
cDCs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
pDCs是Ⅰ型干扰素(IFN)产生细胞,通过上调MHC-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的表达促进DCs的成熟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有证据表明DCs对ASFV也易感。
最新研究表明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