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牛肉汤的介绍
谁能告诉我!寿县牛肉汤或着淮南牛肉汤的做法!就是那一大锅烫出来的那种!
淮南地处淮河南岸,毗邻淮南岸边,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牛羊遍地,特别盛养牛羊,当地古沟一带又是回民居住地,对牛肉酷爱。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风靡江淮大地,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实淮南牛肉汤的做法比较简单,关键是味道。先用牛骨熬汤,最好是牛棒骨,待牛骨熬成白汤后加入干红椒、花椒、姜等作料,盛汤时将已经烫熟的粉丝、豆饼和已经煮熟的牛肉片放入碗中加入汤,然后放上香菜、蒜末拌开,就着当地特有的油酥烧饼,那味道真是太棒了。牛肉汤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每天早上喝上一碗牛肉汤,一天都感觉有精神。 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均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然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都取用当地特产,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干章、百页)、豆圆子等为辅料。淮南牛肉汤,给人的感觉是: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四季皆宜。
寿县哪家牛肉汤好吃?
用料主料牛肉1500g调料食盐适量味精适量葱适量姜适量香菜适量黄芪适量牛肉汤的做法1.牛肉洗净,泡出血水2.葱姜切好3.枸杞大料黄芪4.牛肉放水烧开5.去除浮沫6.加入调料,盖上锅盖小火煮2个小时左右7.葱切末8.香菜切碎9.将切好的葱和香菜放入碗中,加适量盐10.将熬好的牛肉汤盛入碗中
淮南牛肉汤的典故
汉文帝十六年(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草药及卤料熬制成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汤。因此,民间称之为“神汤”、“救驾汤”。扩展资料:淮南牛肉汤起源有宋代赵匡胤和淮南王刘安两种说法。西汉,《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翰林大学士、淮南人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廷御膳高官。告老还乡后,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淮南牛肉汤,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是苏豫鲁皖沪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有咸汤、甜汤之分。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后,滋味更鲜。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甜牛肉汤是指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量盐的牛肉汤,其味清爽,滋味醇厚。2011年6月,由中国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淮南首个集体商标“淮南牛肉汤”成功注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由来
牛肉汤、牛肉、粉丝、豆皮、香菜。1将牛肉焯水,然后放入锅中加八角、姜片炖汤。2牛肉汤煮开,加点盐、胡椒粉和鸡精调味,牛肉捞出晾凉备用。3将粉丝泡开,豆腐皮切丝,牛肉切片,香菜洗净备用。4把豆皮丝和粉丝分别烫熟,捞出来在碗里,最后兑上牛肉汤,摆上牛肉即可。淮南牛肉汤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属于徽菜系;该菜品是苏北豫鲁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有咸汤、甜汤之分。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后,滋味更鲜。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甜牛肉汤是指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量盐的牛肉汤,其味清爽,滋味醇厚。淮南牛肉汤的起源有宋代赵匡胤和淮南王刘安两种说法。西汉,《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 [2]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翰林大学士、寿州人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廷御膳高官。告老还乡后,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 [3] 典故传说淮南牛肉汤汉文帝十六年(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草药及卤料熬制成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 [2] 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汤。因此,民间称之为“神汤”、“救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