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续““弟子规”解读之三:长养自己的爱敬存心(一)”“出必告,反必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出门得向父母禀告一声,说:“爸妈,我有事先走了”。
回家得向父母告知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这事太小,很多人认为不值一提,这里面不仅体现了对父母的礼貌恭敬,也是为人子孝心的显现。
孝心最根本的是一个存心,心里常存父母、礼敬父母,行为上就会自动做出“出必告,反必面”的举动。
心里没有父母,一心只想自己事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临出门前还跟父母打个招呼,回到家里还跟父母问个安好?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心里要常存父母,做人做事要让父母安心。
除了对父母要“出必告,反必面”,对家里人,比方太太先生之间也要“出必告、反必面”。
要活学经典,要理解经典的精髓。
“出必告,反必面”的精髓是求安心、求放心。
现在夫妻之间开始流行隐私,隐私越多,坦诚就越少,猜忌就越多。
持家要有个原则,就是没有秘密,真诚相处、互相包容,这样生活才会轻松自在。
所以去哪里要跟太太讲一声,不回家吃饭,一定要提早告诉太太,让太太安心和放心,最后家和万事兴。
在工作单位,跟领导也得有这种“出必告,反必面”的态度。
我们跟领导的关系在五伦大道是君臣关系,现在叫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君臣之间的道德规范是“君仁臣忠”,我们对领导要有忠心,这也是孝道的一部分。
《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士章第五还说“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这句的意思是说: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领导,要像礼敬父亲一样礼敬领导。
这不是要你溜须拍马而是尽本分,想想你的衣食父母是谁,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在单位有事出门和领导告知一声,回来了和领导打声招呼也是必须的。
“居有常、业无变”。
“居有常”这个居有居住、起居的意思。
“居有常”告诫我们,居住的地方要尽量固定,不要老变来变去。
因为居家变动,人的心就很长一段时间不得安定。
你真想要进德修业,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动,学问增长才快。
“居有常”还告诉我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规律的生活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你留心观察多数是作息不规律的人。
起居有规律、顺天时而动的人,阳气充盈、精力旺盛,做事效率也高。
逆天时而动起居不规律的人,一定是阳气不足、神情萎靡。
古人讲“精神足则智虑生”,一个人有足够的精神、体力、精力,他的智慧就容易生出来。
规律的生活还是一个人成就学业、事业、家业的保障,一个起居不规律、喜怒无常、心性不定的人,必定缺乏静气。
《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只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成就一番事业。
“居有常”也是叫我们养自己的静气。
“业无变”。
这是讲自己的职业、事业不要老变来变去。
佛教里头讲“戒定慧”,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
我们只有守住自己事业的本分,心才能定,心定就智慧生,你的事业才会干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现在的人老是跳槽,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了。
当然“业无变”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真择错了业还是“业快变”的好。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职业也非常重要。
“君子谋道不谋食”,选择职业一定要合道,道对了你不要计较报酬和成就,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乐什么?乐拜孔老夫子为师、听闻圣贤之道;颜回没有忧么?当然有,忧的是自己“德未修、感未至”而绝不是箪食、瓢饮、陋巷。
现在的人往往是“业常变”,变来变去父母亲担心不说,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你变一次就是在浪费一次资源,丢弃一次人脉,典型的猴子掰包谷的故事。
当我们在职场干得不如意时,应常思孟子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在职场你做人做事的爱敬存心立起来了没有?立的有多高?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反观自己:色温了没有?貌恭了没有?言忠了没有?做事敬了没有?这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