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级音频线材如今已被大多数严肃的听众所接受,但在20世纪80年代却备受争议。
产生争议是因为声音的感知并不总是在客观工程测量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能够预测。
当时的威斯康辛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理查德·格林尼(1931-2015),在1989年8月的《音频技术杂志》上撰文,提供一个明确的扬声器电缆工程分析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正常的合格的电缆,基本上是完美的,相对于其他传输系统缺陷最少的是扬声器分频网络。
”然而线材在高端音响系统的演示下却截然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J.GordonHolt在40年前发明了主观音频评论。
多年来担任美国声学工程学院院长的哈里·奥尔森(1901-1982)说:“耳朵是所有音乐作品的最终仲裁者“。
可以说,音频行业对线材认识的伟大的觉醒发生在1970年代中期。
在此之前,音频电缆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例如,著名的DahlquistDQ-10在1972年的用户使用手册中建议“对于25或30英尺的距离,请使用不小于AWG18#的电灯线(“软线”)。
对于更大的长度,请使用AWG16#或更大的直径。
通常距离较短,也最好使用较粗的电线。
线径细的导线可能具有足够高的电阻,以减少放大器提供的阻尼并影响低频瞬态响应。
”那是关于当时有关电缆的所有智慧解释。
软线很便宜,通常在销售时被当作免费赠品,如果只考虑到电阻效应,它就被认为是完美的导体。
几篇学术文章的出现打破了现状。
在日本秋田大学的金田彰彦(1974)认为,扬声器到放大器接口的声音质量可能受到线材的影响。
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趋肤效应引起的,电流以越来越高的频率逐渐被推向导体的趋肤层,而当时的普遍做法是在铜线上镀锡,使这种效应变得更糟。
此后不久,在1975年,已故的日本著名音响评论家出川三郎(1932-2015)发表的听音测试报告,显示了不同扬声器电缆之间的声音差异。
在日本MogamiCable的平林浩一(KoichiHirabayashi)决心证明出川先生是错误的。
但是,经过广泛的听力测试,他变得确信,尽管在听觉带宽上它的理论影响很小,但在感知声音差异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他研究的最终结果是Mogami2803interconnect和2804扬声器电缆。
JeanHiraga对出川先生的工作很熟悉,在1970年代他住在日本,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能听到连接线吗?”的文章。
1976年10月发行的法国杂志《LaNouvelleRevueduSon》。
1977年8月,(HiFiNews&RecordReview)重印了Hiraga的文章的译文,尽管该文章颇具争议,但却激起了发烧友的极大兴趣。
Hiraga指出,虽然理论上对于200kHz以下的频率,集肤效应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主观听觉测试则相反。
显然,他早在1972年就开始使用Litz型扬声器电缆进行试验,该扬声器电缆由大量单独绝缘的细线绞合或编织成均匀的图案组成,以使导体表面积最大化。
他在放大器和Onken5000T高音扬声器之间替换了Litz线,并发现随着股线数量的增加,对细节和清晰度的印象也随之增加,并伴有其他失真的感觉。
显而易见的结论是,Litz电缆允许更多信息通过。
日本人显然是最早将Litz扬声器电缆商业化的,可能是基于Kaneda和出川三郎的工作。
它是由PolkAudio于1977年进口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第一种高端音频线材的设计,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外观而通常被称为“眼镜蛇电缆”。
它由两捆李兹线(绿色和铜色)构成,每种电缆极性对应一束,并用塑料芯紧密编织在一起。
这样的几何形状极大地最小化了电缆电感,因为负极和正极导体周围的感应磁场方向相同但极性相反,并且彼此基本抵消。
最终的电感仅为0.026µH/ft。
比18号平行线低一个数量级。
不利的一面是电缆电容大幅增加至500pF/ft。
或几乎是18号平行线的20倍。
厚膜放大器在这种负载下,几乎无法稳定工作,当电容被“眼镜蛇式的毒液击穿时,厚膜放大器会被炸毁。
鲍勃·富尔顿(BobFulton,1925-1988年)被称为疯狂的天才和“略带神经病的人”,但可以说,虽然富尔顿的音频事业(FMI)寿命相对较短,但很少有设计师比他更具创造力。
戈登·霍尔特(GordonHolt)就是FMI80扬声器的忠实粉丝,除此之外富尔顿还积极参与过包括录音,麦克风,录音机和唱片制作的所有环节。
他是第一位专注于优化放大器到扬声器连接线的美国设计师。
他的研究得出了两种电缆模型,分别基于导体的不同外表颜色,被称为金和棕。
他采用黄金为线基,因其性价比而引起过不少争议。
那是一条巨粗的电缆,以惊人的低音响应和中音清晰度而迅速赢得声誉。
据说相当于4#线径,但每英尺的电阻(R)为0.001欧姆,相对对4#铜线的电阻为0.00025。
他的金线采用多股双引线设计,每个极性导体之间的间距要足够大,以使电容(C)保持合理的28pF/ft。
电感(L)为0.19µH/ft。
事实证明,1979年对于高级线材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那一年,MonsterCable和KimberKable都应运而生。
1970年代后期,诺埃尔·李(NoelLee)的独特履历包括在政府实验室担任工程项目要职,并且他还是位鼓手和音响发烧友,他想改善民用音响系统的音质,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决定专注于线材。
他在住宅公寓里工作,后来在岳父的车库里工作,他尝试了不同的制线概念,以寻找替代电灯平行线的优质线材。
在聆听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时,他会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构设计。
Lee称其最终的设计为“Monster”(怪兽),这是因为其尺寸相对于普通平行线而言。
这是一种多股双引线的设计,约12#线径。
导线的电阻为0.0034ohm/ft。
,电感为0.21µH/ft。
,电容为24pF/ft。
这几乎是当时goldilocks喇叭接线柱的规格。
最初,零售价约为每英尺60美分,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便宜,但比富尔顿金线实惠多了。
Lee会逐家进行现场演示。
1979年在芝加哥夏季消费电子展上大获好评后,他的公司正式成立了。
Lee的业务天才在于建立广泛的零售商网络,经常进行促销活动。
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努力,他让更多人认识到高级线材的重要性,并将线材技术这一专业领域带到了音响市场的最前沿。
多年来,Monster公司发展迅速,并进军其他市场。
如今,其包罗万象的产品数量约为6000种,包括扬声器,耳机,电源板,配件和汽车音频设备。
比尔·洛特(BillLow)于1980年创立了AudioQuest,他在几年前说:“我所学到的有关高保真或线材的一切知识,纯粹是出于对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感兴趣的结果。
”正是这种热情推动了AudioQuest进行创新,成为美国第一家将6N(纯度为99.9999%)铜和线性铜晶体的形式引入先进导体技术的高性能线材公司。
多年来,AudioQuest多元化发展,以涵盖消费电子产品。
HDMI电缆目前占其业务的很大一部分。
除了数字电缆之外,还应提及屡获殊荣的DragonFlyUSBDAC。
布鲁斯·布里森(BruceBrisson)是一名电缆设计师。
1970年代后期,在他修理的具备电子分频器的复杂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后,他使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线材将系统连接回去,结果是系统的声音改变了。
他着手将这些线材改回维修之前的状态,然后一切听起来又正常了。
他决定认真的追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大约在1981年,他已经在忙于为MonsterCable设计喇叭线申请专利。
他的第一个设计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低频和高频之间的时间延迟,这一目标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得到体现。
他是通过一种几何形状实现的,其中外部导体围绕中心导体缠绕成许多束。
Brisson于1984年创立了MusicInterfaceTechnologies(MIT),自从他继续开发一系列创新产品以来,每件产品都会成为音频线材市场中让人难以抗拒的产品。
在1990年代后期,他推出了带有无源网络补偿的线材,该无源网络由并联的RC或RLC元件组成。
该网络连接在电缆的负极性和正极性之间,以便在可听带宽上控制阻抗谐振。
这个概念继续发展并演变为最近发布的ACC268清晰度控制台,该控制台除保留了MIT的传统声音美,同时允许用户微调系统的声音。
乔治·卡达斯(GeorgeCardas)认为,他之所以选择了研发线材,是因为线材设计正好将他的兴趣和技能集中。
他曾在电话公司设计传输线,并且如他所说,“对音乐非常着迷”。
1985年,还没有技术对线材几何形状不同引起的声音变化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然后,Cardas发现解决Litz线中线股共振问题的方案。
通过使用“黄金比例”将大小不同截面积的导体进行排列,使得较小的导体到下一个较大的导体之差约为0.62倍。
卡达斯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这种排列带来的声音优势,他的方法是将他的耳朵放到工程测试中。
当使用正确比例的线束组合时,声音的图像轮廓更加聚焦,这是仪器无法捕捉到的测量结果。
1987年,日本的NipponMining公司成功实施了适合于商业规模生产高纯度铜的铜纯化技术。
同样重要的是导体的晶粒结构。
铜不是均质金属。
在微观尺度上,标准铜每英尺显示约1500粒。
拉长晶粒铜(称为线性晶体)的过程中,每英尺仅产生约70个晶粒。
更好的方法是大野坞美教授(1926–2017)于1986年在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开发的大野连铸(OCC)工艺。
这项技术已用于制造单晶铜棒,可以从其上拉出具有数百英尺长的晶粒结构的导线。
最小化的晶粒数量可以提高纯度,并减少晶界处的电容效应。
埃德·迈特纳(EdMeitner)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线缆发展历史节点,他在Museatex(现已停业)期间发起了低温处理计划。
挤出铜线时,会在表面产生强烈的热量,从而在分子表面产生应力。
电缆的低温处理大大降低了表面张力,平整的表面更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连续性。
尽管导体的皮肤表面视觉上还是不如OCC工艺那么优雅,但是低温处理在聚焦、图像、轮廓方面可以带来更多的提升。
音频纯银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AudioNoteJapan的创始人HiroyasuKondo(1941-2006)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条4N纯银线。
近藤先生,又名“音频银匠”,这让他成为在高级音频领域追求完美的精神图腾,以提炼银导体技术的首创而闻名遐迩。
作为热传导和电传导,银具有无与伦比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仅次于金。
可以将一盎司的银拉成约30英里长的细线!实验室级白银为4N,但5N和6N的白银价格都很高。
如果在银线中传导的电子会说话,他们会为银线高唱赞歌。
从音频的角度来看,减少颗粒度和氧气污染物会使电子沿着导体更有效的传递,因此出现时间拖尾和丢失低电平细节就会更少。
高纯度的银线显然是高级音响领域中的普遍共识,没有人比SiltechCables更重视银,SiltechCables是SilverTechnology的代表。
银由于其优越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在受到机械应力时保持其晶体完整性的能力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该公司成立于1985年,位于荷兰的小城镇埃尔斯特(Est),但1992年被EdwinvanderKleij(现为Kleij-Rijnveld)收购时,它重获创新的动力。
如今,InternationalAudioHolding负责监管Siltech和CrystalCable品牌,因为Edwin与CrystalCable的创始人GabivanderKleij-Rijnveld结婚了。
电子工程师埃德温(Edwin)在致力于高级音响之前曾在飞利浦(Philips)和埃克森(Exxon)工作。
因为他从小就是音乐发烧友,在高中乐队里弹低音吉他,并在此过程中制造了扬声器和放大器。
他很想知道线材如何在声音上产生听觉上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流逝,Edwin能够通过新的更好的测量和多物理场模拟获得关键答案,从而可以在生产之前将材料结构特性的综合效果可视化。
值得注意的是,CrystalCable的设计使用了纯银单晶芯线,而且外层是镀银的单晶铜和镀金的单晶银。
几个制造商(最著名的是TaraLabs)他们提供的Litz导线的替代品,最好描述为小规格实芯线。
TaraLabs由马修·邦德(MatthewBond)于1984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
在搬到美国后,它于1988年首次以实芯电缆设计进入市场。
1990年改进了设计,将导体的形状从圆形更改为矩形,以进一步减少集肤效应。
对于给定的频率和导体材料,趋肤深度定义为信号到导线中的距离减小了2.718倍的距离。
为了最小化集肤效应的影响,导体半径应相对于最高关注频率下的集肤深度小。
对于20kHz的铜,趋肤深度为0.47mm,或大约19号线的半径。
规格越细,阻抗幅度变得越均匀,但代价是直流电阻更高,这对于信号线设计通常不是问题,因为它用于高阻抗电路中。
一些制造商,例如vandenHul,已将这种方法发挥到极致。
VandenHul的碳纳米管(CNT)音频线使用19条碳导线(以保持阻抗合理)绞合在一起以形成一条相互连接的支撑。
每条碳导体的直径仅为15微米,其制造过程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对于生活在过去40年中的我们来说,电缆技术的进步简直令人惊讶。
而且没有理由认为创新会停滞不前。
如今,电缆是最受欢迎的配件类别之一,我的猜测是,大多数发烧友都比其他组件更频繁地升级电缆。
线材技术的进步并非是一蹴而就,是音响界前辈们一步一个脚印蜗牛般前行,在黑暗世界中,通过实践探索出来的。
请注意在他们之前,并没有人提出相关理论,而他们之后,这些理论就成为了共识。
在众多前辈的身影中,唯有一位亚裔,他就是MonsterCable创始人,诺埃尔·李(NoelLee)。
他不仅是世界发烧线材领域的先行者,更是华人的骄傲。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