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柴玉采访专家/严蔚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对于导引术和健身气功的关系,严蔚冰认为导引是中医五大技术体系之一,气功是近代对部分以养气炼气
本刊记者/ 柴玉
采访专家/ 严蔚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导引术和健身气功的关系,严蔚冰认为导引是中医五大技术体系之一,气功是近代对部分以养气炼气为目的的导引之俗称,强调练养人体之气的功夫,有健身和医疗之分,故在古籍文献看到的多是导引。
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获得者。著有《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图解)》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有一次在教学中,注意到一个年轻人,连续几天总是坐在角落,皱着眉,一言不发,情绪低落。交谈后,得知年轻人患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对生活没有热情,常常焦虑,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严蔚冰建议年轻人试试练习易筋经。
在他的指导下,这个年轻人开始学习、练习易筋经。严蔚冰叮嘱年轻人,常做可疏肝解郁的青龙探爪势和卧虎扑食势。半年后,年轻人的病情竟然有所好转,身体莫名的疼痛没有了,也开始喜欢与人交往。易筋经改变了这个备受抑郁病折磨的年轻人。
易筋经的神奇功效,不可小觑。
经 筋 与 经 脉
十二经筋为十二经脉“着床”提供载体,十二经脉为十二经筋的“活动”提供气血。
经筋与经脉互并为系,构成经络系统的主干线。经筋是指十二经筋,具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具有运行气血,营养周身,协调阴阳的作用。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十二经筋为十二经脉“着床”提供载体,十二经脉为十二经筋的“活动”提供气血,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经筋学说来源于《灵枢》,与经络学说并列成篇,其中详细阐述了人体十二筋的循行路线、分布部位和常见病症。隋代杨上善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中,将经筋与经脉分立卷宗。
明代医家张介宾提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可见,经筋与经脉有着各自规律。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但循行方向不同。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止于头面或者胸腔部,循行走向呈向心性。比如,手三阴经筋从手走胸,而手三阴经脉从胸走手;足三阳经筋从足走头,而足三阳经脉从头走足。
经筋这种循行方向不像十二经脉那样阴阳表里、循环流注,但正是这种走向,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它与人体神经反射方向和静脉、淋巴回流方向相同,所以“顺筋推拿”符合人体神经反射原理,有利于静脉、淋巴的“排毒”。
《黄帝内经太素》云:“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十二经筋虽不隶属脏腑,但可以自四肢深入内脏,具有间接调节脏腑的功能作用。
固外才能安内,人体五脏六腑居安于内,有赖于筋肉联缀百骸、系结肢节、定形实体。《灵枢·五变》中说:“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另外,由于经脉“着床”于经筋之中,以其运输之血气渗灌濡养五脏六腑和经筋、肢节,经筋“攀络系结”,维络脏腑与经脉,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君使,经筋受邪可累及经脉,引起所属脏腑疾患。
易 筋 经 十 二 势
分筋疏导,每一势导引法均对应疏导一条经筋、经络。
《黄帝内经》中记载着中医五大技术体系:九针、灸焫(ruò)、砭石、毒药、导引按跷。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四法为外援法,由外而内。唯独导引是自主的内援法,由内而外。
导引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十二经脉通畅则气血调和,身体健康;反之,十二经脉不通则气血瘀阻,百病始生。
易筋经外应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内和人体十二经筋、十二经络。改善十二经筋,从而修炼十二经脉。
一般的肢体活动也锻炼十二经筋,但不是系统地对某一条经筋进行修炼,所以很难启动十二经脉。而易筋经是通过特定的姿势,使整条经筋处于激发态,从而刺激了所对应的整条经脉,使整条经脉处于有序的状态,加强了经脉的通导性,使气血通畅,增强人体的内动力。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以分筋疏导为入门抓手。初习导引势,通过抻筋拔骨,使筋归槽,骨对缝,恢复经筋活力。次习吐纳法,通过吐故纳新,排浊留清,改善脏腑功能。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除调节自身,防治未病外,还可应用于慢病康复领域。慢病患者由于自身正气亏虚,因劳损或感受外邪而致气血不通,痰瘀内结,经脉闭阻影响脏腑而患病。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特别强调通过对人体经筋的调摄,由经筋影响经络、脏腑,从而逐渐恢复和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和自康复能力。因此易筋经是巩固疗效、缓减甚至消除不良症状以及改善身心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已用于帕金森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先天性智力残障的康复干预。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6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