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碳阻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草莓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将介绍草莓碳阻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1.症状
草莓碳阻病发病初期,草莓叶片上会出现棕黑色斑点。斑点扩大后会形成水渍状病斑,甚至演变成黑色坏疽。同时,草莓果实上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严重时会影响果实发育,甚至导致果实烂熟。
2.病因
草莓碳阻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受感染的种苗、土壤和残株。草莓碳阻病的病原真菌具有比较强的侵染力,容易在潮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繁殖生长。
3.防治方法
①用草莓育苗基地的移栽苗,减少草莓碳阻病的发生。②由于草莓碳阻病是土传病,因此在种植草莓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③加强草莓田间管理,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减少病原体的存活。④发现病株及时隔离,进行药剂喷药,并用禁草膜盖住病株周围1米范围内的土壤。
4.药剂防治
草莓碳阻病能用药剂进行有效的防治。目前,杀灭病原真菌主要采用三唑酮、多菌灵等化学农药。在喷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观察,确定药剂品种和浓度。
5.有机防治
有机农业是草莓无公害和绿色健康产品的重要保障。有机防治草莓碳阻病可以采用马尾松针水浸液、辣椒素等方式进行防治。这些方法可以代替化学农药,达到稳定的防治效果。
6.预防措施
预防草莓碳阻病是关键。种植草莓前需要进行草莓异地移植,通过草莓培育提高草莓移植苗的质量。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适宜的地点种植草莓,确保草莓的生长环境合理。
7.其他防治措施
①合理的施肥,保证草莓的养分均衡。②加强草莓田间除草工作,减少残留植株,避免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③用淋灌方式减少病害的传播。
8.总结
草莓碳阻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草莓生长和产量造成巨大损失。预防草莓碳阻病,要进行草莓种苗的选择、土壤消毒、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同时,为了保证草莓的质量和营养,推广有机防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