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考一个问题:你(Lenovo)收购了一个世界最牛逼的刀匠铺(IBM硬件部门),可是当下的时代已经是手枪步枪冲锋枪(手机)横行的时代,纵然你刀具(PC)卖了全球销量第一又有什么卵用呢?据媒体报道,联想10年研发费用仅44亿美元,不及华为一年。
在联想手机2015年Q1中国市场出货量820万台,同比2014年Q1减少了22%,排名从第二滑落至第五的现状下,无疑增添了一丝悲凉。
研发重要吗?先举一个摄影界的例子,那就是佳能和索尼:一块18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佳能分别用在了EOS7D、EOS550D等一共11款机器上。
不过索尼的IMX077被使用的机型更多,分别为尼康D5100、徕卡X2、富士X-PRO1等一共23款相机中。
看上去,索尼比佳能更加不务正业一点,一块CMOS用了那么多的机型。
但是实际上呢?第一,佳能的这块1800万CMOS横跨的年份长达5年,即从2009年的7D到2014年的1200D,反观索尼的IMX073虽然采用机型更多,但是它并没有横跨过多的年份,在两年之后就被它的升级型号IMX094等传感器所取代。
第二,索尼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它在手机/平板领域大放异彩,它所推出的IMX214传感器可以称的上是被最多的智能手机所采用的传感器,没有之一。
而且索尼并没有仅仅因为IMX214的成功而停下研发的脚步,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在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厂商和用户口碑的索尼传感器的新型号IMX220/230等等传感器迎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几乎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事实上,2005年之后,以索尼为代表的其他CMOS生产商迅速崛起,佳能CMOS元件的优势逐渐丧失。
Chipworks的研究表明当竞争对手的全画幅CMOS制作进入180-250nm工艺时代,佳能依然在沿用500nm工艺,而工艺差别明显影响了硬件性能。
同样的比较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星与台积电和高通的CPU之战。
说回联想的研发。
如果看某一年的收入研发比例表格可以发现,联想和苹果的研发收入比很接近,那么可以说联想意图走苹果的高利润率路线吗?这里存在两个根本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虽然苹果的研发/收入比很低(2012年为2.2%),但是苹果的总研发金额仍旧排进了每年的研发榜单中,2012年约33亿美元的研发并不比华为的48亿美金少太多。
而联想只在2015年达到了2.6%,其余年份均小于1.9%,十年总研发费用仅为44亿美元。
第二个不同是,与联想走多款手机的思路不同,苹果至今奉行精品战略,每年只会出一到两款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等设备,数量的硬性指标决定了苹果为单独产品的研发费很高,但是联想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都是机海战术,本就不高的研发费用均摊到每个机型上所能获得就更少了。
有人说:其实如果严格意义上讲,联想还是有研发的:用大量的收购来代替研发,利用收购的公司如IBM、Moto所具有的成熟的工艺来进行设备销售。
那我们就看看联想收购的电脑的现状:联想收购IBM之后推出的ThinkpadX1Carbon可以说是一台综合性能非常均衡完美的商务超级本。
在它的第二代的机型上,联想创新性的采用了触控多功能键来取代传统的功能键,虽然有一部分用户不习惯不喜欢但是这不能不称之为创新。
神奇的是,在第三代机型上,联想竟然拾起原本第一代机型的键盘布局,可是迎来的却也不是用户对”联想回归经典”的认可而是”吃老本、不思进取”的批判。
这种将原本的设计重新用在新机器上的行为,联想还有很多;联想为了进一步拓展在海外的业务,收购了一家德国游戏笔记本制造商Medion,而后大力宣传由Medion旗下Erazer工作室推出的Y40/Y50系列游戏笔记本,同时联想几乎放弃了原本自行研发的彪悍的小Y:Y430P/Y510P系列游戏笔。
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同为14寸游戏笔记本,几乎没怎么被宣传的沿用了两代主板的Y430P的销量远超过联想大力推荐的所收购的工作室开发的Y40系列,以至于联想不得不做出调整重新将Y430P作为14寸主力机型售卖。
这两个例子,从一定程度反应了联想公司硬件部门的基因,也能对联想已经收购的Moto的未来做出一定的影射。
究竟MotoXPro、MotoX+1和新MotoG能否重振联想的销量,而如果销量不佳联想又会对Moto做出怎样的干预,拭目以待吧。
结论是,研发投入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确实关乎企业更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力,也就是后劲。
如果联想没有痛定思痛,提高移动部门的研发费用,那么被榔头砸脑袋砸傻的就不是刘军,就算再换十个一百个移动负责人也没用。
思考题:联想的研发费用会因此提高吗?杨元庆号召联想移动全员开微博营销的效果如何?作者: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