厀啸文集•封禅论清•张鹄严封禅为眀君贤相所不道,恐一失之,即不免为秦皇汉武之罪人。
吾以谓,读唐虞三代之书者,可以审此夫。
舜之咨四岳,命伯夷典三礼者,何曰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之三礼也,是为秩宗史迁。
封禅书特楥虞书以为证,其前无可考则。
无怀葛天以下之,君又安足信歟,苐惜其微言,颇见而大義不眀於天下。
殊不知,舜之望于山川,徧於群神者其,即三礼之意,何尝登封以报。
天降禅以除地哉。
且三代之君,惟禹号神然。
三代之书具在,即周官周礼皆未闻其有,所秘藏于泰山也。
且封禅固无损於人主也,昔舜封十有二山,山盖以其为一州之镇而表率之也。
后之欲封禅者,自齐恒公始,故言封禅者多齐国人。
然恒公以管仲一言,而处止。
苟其即封禅要不过境,内之山诸侯之事耳,亦何损於恒公哉,此夷。
吾恐君之骄纵,而隳其九合一匡之功业,且曰七十二君夷。
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始於无怀氏噫,吾不知尧舜以前呆何所。
据而曰:封泰山禅云亭,禅梁父也耶,盖自齐威宣之时驱子之徒,论著終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
此封禅之说厥有由来,最后燕人为形,解销化依於鬼神之事,又驱衍以阴阳主运,显於诸侯燕齐,海上之方士传。
其术不能通怪迂,阿谀苟合之辈不可胜数。
而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神山者,其作俑於此乎。
夷吾或闻于驱子之先,殆未可知也。
而吾窃谓封禅之,義不眀於世者,大要有三鸟曰:祀上帝誌功德求神仙,以是三者,故当时诸儒,持议不合於上,人皆以为拘牵之故遂不求其所,以不合於義,以致混淆而莫之辩也。
夫祀上帝者,苟不观周礼之,冬至祀圆丘,夏至祀方泽,手斯天神地袛之不可易,若配享则其所自出而宗庙,则以人鬼享之也。
至五嶽视三公,四渎视诸或以柴望秩之礼,礼或以祠官祝焉。
若日月星辰名山大川,其在嶽渎之外者,又皆有祀矧二雅三颂之○,上帝而顾无一语及此乎。
至若泰山为五嶽之一,僅得帝其方隅而祀。
上帝於泰山者,则郊可废也,曾不知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此其不可者一也,何谓誌,功德曰:始皇之封泰山徵从齐鲁之,儒生議礼者七十人。
以其礼迂阔而难行,遂摈去不用除车道,自泰山阳而至巅立石颂,始皇帝功德明其得封也,纵阴道下禅,梁父其礼,颇来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始皇帝至中阪遇暴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典於封事之礼,则讥之始皇遂东游海,上求○人羡门之属,及八神将后数至海上,求蓬莱方丈瀛洲,齐童男女遗方士,入海访神仙一无所见而返。
封禅未十年,二世胡亥又封泰山,勒石於前石之旁,章始皇功德焉。
遡秦之先,自襄公作西畤,世未尝无祀事及并天下,三年巡都县祠驱嶧山颂秦功遂及封禅,将宿昔所闻战国之间,传颂帝王之事。
一快其志此史迁,所谓无其德而用其事者,近是矣。
然犹於封禅之義,未明也。
二帝三王若之何不以功德誌,泰山耶,此其不可者,又一也,何谓求神仙曰:汉之高祖文景己隆于上祀典矣。
始皇之至武帝僅六十余年耳,武帝则专以神仙求故人,人古不死之术,中其欲方士祠官离近无虚日。
文成五利虽最宠然,莫如公孙卿之久拜,中大夫而不诛也。
公孙言符瑞与黄帝时,等七十二君惟黄帝得上泰山,故乘龙而升復述,其师中,公语谓汉主当上封,上封则能仙以登天,於是武帝嗼以为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蹮耳,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議巡狩,封禅事数年,又谓仙人好楼居,乃大兴宫室,甘泉建章之属各高二十丈余,復为五城十二楼。
道观动百数楼中,脯素以待其来,齐人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万数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仙者,数千人日囙念;诸儒生方士言:封禅事,殊不经尽罢去,自东上泰山时,山之草木叶未生,令人上石立山巅,遂东巡海上先是欯傲,黄帝以上接神仙蓬莱,士高比德於九皇而颇,来儒术以文之,群儒既不能辨明封禅,事又拘牵於诗书、古文而不能駛于是至梁父,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绅封牛行事泰山下,东方如郊祀太一之礼,封广文二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则又纵海上望神仙,卒无一验,自是浸以厌怠然终,未能释然也。
至若公玉带之明堂图,公孙卿之鼎,书极怪诞之,莫可究诰,大要壹以神仙,是问,明知其非,而不以为非;其不可者又一也,其以祀上帝为名,则兴始皇均之也,然则封禅自封禅而何与於祀。
上帝誌功德求神仙哉。
祀上帝则祀,上帝誌功德则誌功德求神仙则求神仙,而与于封禅哉。
论封禅者,其折衷於唐虞三代之书,圣人敬天勤民之意。
夫亦可以不悖於理,而己矣。
其惑乱于人也,庶遇已乎。
【译文】在译(文)鹄严公撰《厀啸文集•封禅论》之前,先了解一下当代史学家们,对封禅由来的各种论述:近百年来,有学者认为:封禅“昉于秦始,侈于汉武”,也有认为起自“三代典礼,至秦而废灭无复存”。
秦汉封禅的礼仪制度,出于方士之口,是“假天以惑世”,“诬民而渎天”的妄说。
还有学者认为,古无封禅礼,秦汉以后的说法,有点靠不住……总之说法不一,请读者自家评判。
《封禅书》开篇说道:“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但由于仅在天下大治时才行封禅礼,而治世少,乱世多,所以,“远则千余载,近者数百载”始一举行。
而“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封禅的礼仪制度自然也就“阙然堙灭”了。
这里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封禅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制度,并非“昉于秦始”;二是封禅礼仪的细节并不是“废灭”于秦,与秦始皇焚灭诗书、禁百家言无关。
司马迁岂会妄言!他著《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应该最有资格作为我们了解汉代以前礼制的重要资料。
(译文中多半借用此资料)封禅①系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天降祥瑞”或“功成治定”后,作为感天谢地的一种祭天拜地,大型祭典祈福活动。
登上山顶在所筑的神坛上为祭天、在山麓小丘除地间作祀为祭地。
由整个礼仪由光禄寺②掌管祭享、筵宴、宫廷膳羞之事。
帝王和带领的群臣,对此举非常重视;但凡参与者一律沐浴更衣,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循规蹈矩不敢妄为。
帝王本人也墨守成规,生怕因稍有不慎或节外生枝,而得罪上苍、神灵,造成事与愿违的伤害,会与秦始皇、汉武帝封禅盛典背道而驰,而成为“罪人”。
我(鹄严公)读尧舜三代圣贤之书,自认为对秦始皇有所了解,对他上泰山封禅之事能略知一二。
相传唐尧臣羲和四子,是分管四方的诸侯,史上称之“四岳”。
而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认为“四岳”是一人。
而舜帝咨询的“四岳”,指的是四个部落的酋长。
虞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皆曰,我看,绝非一人):“伯夷可”。
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
”让伯夷主管.古祭天、地、宗庙三礼。
为什么说祀天神享,祭祀人鬼,地祗为三礼呢?司马迁《史记》中讲:秩宗一职在虞舜执政时就有,为掌宗庙祭祀之官。
《尚书•虞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记载了虞舜的言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史迁”。
封禅最早之事就撰于《虞书》中,如楦(履法也)证明三代时期就有封禅之举了。
《虞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它记载夏朝之前的“新兴王朝”,又名《虞朝之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
其中《舜典》由《尧典》分出,《益稷》由《皋陶谟》分出。
这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遗作。
《封禅书》,叙述了古代传说中,七十二位国君封禅泰山,汉王朝文治武功,显赫一时,四境归顺,祥瑞屡现,雄才大略可与历代君王媲美。
《尚书》作者借此文,劝汉武帝效仿封禅,并在文章的末尾对天子加以讽谏。
至于《虞书》里的其他内容,之前没有进行严谨的考证,更不清楚对无怀氏和葛天氏的相关记载,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轻易下结论呢?由此可见,明事理者,在情况没有落实清楚之下,是不会仓促拿出来说的。
传说中无怀氏和葛天氏同为上古时期的帝王(部落首领)。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畅饮握着酒杯作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后人常借用“怀氏葛天”这一成语,说明上古时期民风淳朴,世道平和,殊不知上古时期的人,人是造物者根据自己形象所造,要求人遵照颁布的规则(信仰)来做。
神将社稷交给自己与人所生的儿子,就是那个半神半人的部落首领;上古时期的代表,尧舜禹就是其中之一。
上古时期尧舜时代,其社稷,实质上由群神自己在打理。
《周礼》、《仪礼》、《礼记》统称《三礼》;据说《周礼》、《仪礼》是周公所作,《礼记》则是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删记也。
所谓三礼:一指祭祀天、地、宗庙之礼;二指《仪礼》、《周礼》、《礼记》儒家经典。
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是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它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三礼》的意义就在如此。
人们常说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这是封禅中,帝王事必躬亲必做的两件大事。
何况上古时期饶舜三代,和禹这位夏朝的第一位天之子(名文命、字高密、号禹),他们在号神时其礼仪都一样。
三代时期所铸铜鼎上有所记载,但《周礼》在这方面记录不多。
据说,历代君王封禅时将秘密(有关文件)埋于其中(埋在梁父山的某处),这样做,更显封禅仪式的神秘,同时也无损于君王自己。
《尚书•虞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州。
”即:虞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通河川,以求太平。
山盖是一州之镇,起表率作用。
《管子》第五十篇《封禅》开卷的第一句话:“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乡西村),而欲封禅。
”于是就有管仲出面谏言。
管仲胡扯道:封禅不要过境,那些山都是诸侯自己的(事)……怎么会有损於恒公您呢,平安无事哟!从而阻止恒公去泰山封禅。
史料记载:“后之欲封禅者,自齐恒公始,还言封禅者起自齐国人也。
”《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
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起,到公元1912年末代清帝溥仪宣布逊位时,正史中记载,并承认的422位历朝在任皇帝中,有幸登上泰山完成封禅大典的,只有区区六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
可见封禅非同一般,除规模之大,礼仪之繁琐,而且对其要求十分苛刻……我担心君王过于骄纵,而毁掉九合一匡③,统一天下之大业。
所言七十二君夷,七十二系古人以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来表达数量多。
七十二君夷,是此文上述,远古时期的七十二位登泰山封禅的国君。
我所记得是七十有二焉,而且还是从无怀氏开始的……我不知道尧、舜任命之前呆哪儿。
有人说:封泰山禅云亭,是去梁父山④封禅吗?大约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所带领群臣司仪一同前往。
孟轲及弟子论著,终始以五德之运,秦国、梁国等诸侯国尽在进行变革后,才逐渐趋于强大。
孟轲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
齐宣王却说孟子理论迂腐而不能用。
封禅之说各有不同,甚至有人说燕人形成。
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四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
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
1898年,清光绪皇帝御批自行开埠建港,可能这就是形成于燕人之由来。
《史记•封禅书》:“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方士仙道常拿西汉、黄帝说事。
神仙之术借用老子所言,修道、养寿之黄老道,这种以神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在战国时期,是齐国、燕国沿海一带的神仙方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道教与佛教并称为两大宗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之一。
道教对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宗教神秘主义体系。
道教累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份。
其术不能为怪,略感迂腐,做这种事,阿谀苟合之辈的为多。
齐威王与齐宣王是战国时期齐国最出色的两位君主,在其父子(君主)手中,齐国取代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二位诸侯霸主。
威王、宣王、燕昭王均派人入海,访山求仙,群臣纷纷响应拥护。
资料上说,使用者齐人、燕人在先。
好多人还不知道这点。
而我认为,封禅之事,其意义不言自明,史料上也没细说。
主要目的:祭祀上为“太平盛世”、“天降祥瑞”或“功成治定”等帝王意志及功德而求神仙,以这三个方面,当年诸儒家、学者主张各有不同,认知上拘泥不前者,大有人在。
因意见不统一,造成混淆莫辩之处,时常有之。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凡“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之恩,便到靠近天神的泰山祭祀:积土为坛,意味着增泰山之高,表示对浩荡天恩的感激;到泰山附近的梁父、社首等小山丘堆积泥土,增加地的广厚,以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这类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