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建材市场选购瓷砖时,有些商户会特别强调自家的砖是单零瓷砖。
既然有单零,应该就有双零瓷砖,单零、双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瓷砖陶瓷瓷化度陶瓷由各种砂、石、土等配料烧制而成。
在烧成过程中,经过脱水、预热、氧化还原反应、急冷、缓冷、直冷最终成瓷。
虽然烧制前后,伴随着坯体体积收缩,致密度大幅度提高,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致密,陶瓷坯体内部依然存在大量孔隙。
其中经坯体表面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称为开口气孔,另外还有完全封闭的气孔存在。
虽然完全封闭的气孔不方便直接测定,但其与开口气孔存在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直接测定开口气孔比率(称为显气孔率)就可以表征陶瓷的瓷化致密程度。
陶瓷吸水率既然开口气孔直接与外界连通,陶瓷饱和吸水的比率就可以视为显气孔率。
因此,陶瓷行业用吸水率来直观表示陶瓷的致密度,陶质、炻质、瓷质的划分的直接依据也是吸水率。
想要吸水率能最大程度的近似等于显气孔率,关键在于饱和吸水。
由于开口气孔中原本由空气占据,所以只有使其中空气尽可能完全排出,陶瓷坯体才能饱和吸水,这样测定的吸水率才能准确代表陶瓷的显气孔率。
陶瓷吸水率E,用饱和吸水量与试样干重的百分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瓷砖吸水率的测定虽然瓷砖也属于陶瓷,但却有其个性,因此瓷砖吸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其特点。
本文列举测定方法主要用于陶瓷厂的过程控制,要求方便快捷,能够为生产监控及时提供数据。
因此,取样方法和测试细节会与国标有所不同(专业机构请依据GB/T4100-2015)。
1.取样不建议随机取样。
每种类型的砖分别取样;有多个压砖机的分压机号取样;窑炉同时进多片砖的分烧成位置取样。
2.试样加工小砖(0.04m2以下)整块测试;大砖分成小块测(最小边最好大于100mm,太小会造成误差),最好中心位置、边、角分别记录,一旦出现异常更容易排查原因。
3.称量干重m1国标是要求先烘干的,陶瓷生产日常检测可以直接取刚出窑的砖来测试,但必须在磨边、抛光等水冷工序之前取样,不能有水,不能有油污等。
如果条件所限,取不到干砖,那就必须严格烘干,然后称重并记录。
4.饱和吸水根据实验条件及测试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吸水方法,或简易,或精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1浸泡法直接将干试样完全浸没于清水中。
这种方法对检测设备没有要求,有电子称就行。
但是缺乏排气动力,吸水饱和度较差,最好浸泡24小时以上。
对于越大吸水率陶质砖(大于21%)精准度尚可,对普通陶质砖用此方法所得吸水率可能偏小5%以上。
4.2沸煮法将试样浸入水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小时,使试样中空气排出并充分吸水。
试样应竖放,或者用支架,使试样不与容器底、壁接触,避免试样相互接触。
这样利于吸水,并避免碰撞掉角。
水面始终要高于试样5cm以上。
试样要完全浸泡于水中冷却至室温才可取出,否则水分会蒸发。
如果赶时间可以用室温的水稀释冷却至室温。
如果当地水硬度较大,且产品吸水率较低,最好使用蒸馏水。
这种方法对于吸水率1%以上的陶瓷砖,精度完全够用,只是测试耗时较长,且加热能耗较大。
4.3真空法将试样放入真空箱中,抽真空并保持,加水浸没试样。
具体操作方法并不复杂,因为现在可以买到专业的数显真空吸水率测试仪,操作简便。
数量真空吸水率测试仪由于抽真空,更容易吸水饱和。
测试速度快,精度高。
对于低吸水率的瓷砖,真空法能测得更精确的吸水率数据。
5.称量饱和湿重m2称重之前要将试样表面的水擦去。
原则是:擦去表面水,避免内部水分挥发,不能吸出内部水分。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有以下具体操作要求:轻快;擦完立即称重;工具是拧干的湿毛巾(至于教材讲的麂皮,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皮),既要能擦干表面水,又不至于吸出内部水。
麂皮6.计算吸水率E单零瓷砖与双零瓷砖日常习惯用语中有单零、双零的说法,在清楚了吸水率的概念之后,也就很好理解了。
单零吸水率:吸水率0.1%-0.99%,例如:0.3%,0.5%,都是单零。
双零吸水率:吸水率0.01%-0.099%,例如:0.03%,0.05%,都是双零。
虽然,单零与双零看起来只是1%以下与0.1%以下的区别,但在生产工艺上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生产双零产品意味着更苛刻的原料选择、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更严格的生产管理,当然也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在使用性能方面,如果是有釉产品,则双零与单零的瓷化度都已经相当好,机械强度、透水性等实用性方面都能满足日常要求。
但如果是抛光砖或者通体砖,双零则意味着更好的耐磨性及防污性能,有重要意义。
往期回顾:陶瓷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方法如何肉眼识别全瓷砖与半瓷砖?磁砖与瓷砖有什么区别?瓷砖背面的箭头有什么用?没有箭头的瓷砖如何铺贴?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地壳元素组分相似度超过90%创建新配方的陶瓷原料筛选原则(生产实践方法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