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单反”这个词的定义在于“单”和“反”。
“单个”是指单个镜头,通过单个镜头同时取景和成像。
换句话说,取景器里看到的画面基本等于最终照片的样子。
这也是单反与双反、侧轴等相机的重要区别。
而“反”是指相机内部有反射镜(和五棱镜/五反射镜)。
单反的成像和取景原理如上图。
光线通过镜头,最终到达相机后部的图像传感器,实现成像。
不过相机还是需要——取景,也就是说摄影师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看到画面,所以图像传感器前面有反光板。
不拍照时,光线会先穿过这个反光板,把画面反射到相机上方的取景器上,让拍摄者看到画面(像潜望镜一样)。
需要成像的时候(也就是拍照),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反光板就会抬起,让光线到达后置图像传感器,最终实现成像,照片就出来了。
从胶片到数码相机时代,数码单反相机的“电子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最基本的是胶片换成了图像传感器;其实自动对焦传感器和测光传感器都是电子数码元件。
微单其实“微单”的本质在于去掉了单反的“反向”机械结构,让整个系统电子化、数字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单反”和“微单”的关系很像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关系(或许胶片单反更像燃油车)。
上图来自富士,大致说明了单反和微单的成像和取景原理的区别。
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微单”。
从这个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大的不同是微单去掉了单反的反光板和五棱镜结构。
这样一来,相机整体尺寸减小了不少。
同时,由于图像传感器的尺寸没有变化,所以图像质量不会因为相机整体尺寸的减小而变差。
所以“微单”的正式名称其实是“无反”或者“可换镜头无反光镜相机”,因为和“单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去掉了“反”。
上面说的“反转”的机械结构主要是用于取景(一部分也用于对焦)。
微单时代,去掉反光后,直接通过影像传感器进行取景。
也就是说,对于微单来说,在按下快门之前,图像传感器一直在持续工作,因为需要拍摄者从屏幕上直接看到要拍摄的画面。
现在的手机摄像头也是如此。
这时候光学取景器已经不存在了(虽然大部分微表还是配备了电子取景器,但和光学取景器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图没有指出的是,单反中的“自动对焦传感器”和“测光传感器”在微单上也已经不复存在。
因为对于微单来说,也可以通过主图像传感器进行自动对焦和测光,无非就是对数字图像信号的分析,不需要再依赖单独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