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初期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39个年头,在父辈口中我们也常能听到一些关于80年代的描述,一个摆地摊就能暴富年代,一个遍地是机会的年代。
在老一辈的眼中,80年代过后的社会机遇就变少了,生意也难做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80年代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千亿人民币,但到了16年的时候就已超过70万亿人民币了。
从数据上来看,机遇应该变多了才对。
很多老一辈之所以会有这样想法,其实不是生意真的难做了,而是生意模式改变了。
80年代80年代—有货,就能赚钱的年代。
80年代一个投机的年代,这个年代国内生产与补给根本跟不上市场需求,所以在80年代只要你手上有货,就一定会有市场。
当时最多的情况是人们手上拿着票子,但商家仓库里却没货。
一台日本退下来的电视机,在当时的国内常常能卖到天价,并且经常是有价无市,这你就不难发现当时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了。
90年代90年代—有好货,才能赚钱年代90年代靠投机取巧已经不能带来太多利润,当时国内对于商品需求量依旧很大。
只不过这时人们消费心态已经逐渐摆正了,对于商品不但要好的,更要实惠的。
当时国内也慢慢出现很多物美价廉并具行业代表性的品牌,像熊猫电视、舞燕收音机、雪花冰箱、步步高影碟机、嘉陵摩托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国产品牌。
千禧年后现代—只有把握住移动互联,才能有未来90年代过后市场就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服装行业、电子产品行业、大部分实体店都带来不同程度冲击。
最先进入互联网的那部分人现在已获得不菲财富。
而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从最初的电商、微商的传统线上经营,到现在最新的线上线下双结合的云商模式,都在告诉我们现今的生意模式每时每刻的都在改变,不紧跟时代需求的人,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