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号 电商 保温与隔热工程

保温与隔热工程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5保温与隔热工程5.1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板状材料、纤…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5保温与隔热工程5.1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板状材料、纤维材料、喷涂硬泡聚氨酯、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种植、架空、蓄水隔热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5.1.2铺设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5.1.3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和防火等措施。

5.1.4保温与隔热工程的构造及选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5.1.5保温与隔热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有关规定。

5.1.6保温材料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5.1.7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或干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8种植、架空、蓄水隔热层施工前,防水层均应验收合格。

5.1.9保温与隔热工程各分项工程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应为10m2,且不得少于3处。

5.2板状材料保温层5.2.1板状材料保温层采用干铺法施工时,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基层表面上,应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实。

5.2.2板状材料保温层采用粘贴法施工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的材性相容,并应贴严、粘牢;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平面接缝应挤紧拼严,不得在板块侧面涂抹胶粘剂,超过2mm的缝隙应采用相同材料板条或片填塞严实。

5.2.3板状保温材料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时,应选择专用螺钉和垫片;固定件与结构层之间应连接牢固。

Ⅰ主控项目5.2.4板状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2.5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限,负偏差应为5%,且不得大于4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2.6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2.7板状保温材料铺设应紧贴基层,应铺平垫稳,拼缝应严密,粘贴应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8固定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应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9板状材料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2.10板状材料保温层接缝高低差的允许偏差为2mm。

检验方法:直尺和塞尺检查。

5.3纤维材料保温层5.3.1纤维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纤维保温材料应紧靠在基层表面上,平面接缝应挤紧拼严,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2屋面坡度较大时,宜采用金属或塑料专用固定件将纤维保温材料与基层固定;3纤维材料填充后,不得上人踩踏。

5.3.2装配式骨架纤维保温材料施工时,应先在基层上铺设保温龙骨或金属龙骨,龙骨之间应填充纤维保温材料,再在龙骨上铺钉水泥纤维板。

金属龙骨和固定件应经防锈处理,金属龙骨与基层之间应采取隔热断桥措施。

Ⅰ主控项目5.3.3纤维保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5.3.4纤维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限,毡不得有负偏差,板负偏差应为4%,且不得大于3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3.5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3.6纤维保温材料铺设应紧贴基层,拼缝应严密,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7固定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垫片应与保温层表面齐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8装配式骨架和水泥纤维板应铺钉牢固,表面应平整;龙骨间距和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3.9具有抗水蒸气渗透外覆面的玻璃棉制品,其外覆面应朝向室内,拼缝应用防水密封胶带封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4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5.4.1保温层施工前应对喷涂设备进行调试,并应制备试样进行硬泡聚氨酯的性能检测。

5.4.2喷涂硬泡聚氨酯的配比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应均匀一致。

5.4.3喷涂时喷嘴与施工基面的间距应由试验确定。

5.4.4一个作业面应分遍喷涂完成,每遍厚度不宜大于15mm;当日的作业面应当日连续地喷涂施工完毕。

5.4.5硬泡聚氨酯喷涂后20min内严禁上人;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完成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Ⅰ主控项目5.4.6喷涂硬泡聚氨酯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5.4.7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偏差应不限,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4.8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4.9喷涂硬泡聚氨酯应分遍喷涂,粘结应牢固,表面应平整,找坡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4.10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5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5.5.1在浇筑泡沫混凝土前,应将基层上的杂物和油污清理干净;基层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5.5.2保温层施工前应对设备进行调试,并应制备试样进行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检测。

5.5.3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准确计量,制备好的泡沫加入水泥料浆中应搅拌均匀。

5.5.4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泡沫混凝土的湿密度。

Ⅰ主控项目5.5.5现浇泡沫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5.5.6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正负偏差应为5%,且不得大于5mm。

检验方法: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5.7屋面热桥部位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5.8现浇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施工,粘结应牢固,表面应平整,找坡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9现浇泡沫混凝土不得有贯通性裂缝,以及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10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6种植隔热层5.6.1种植隔热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6.2种植隔热层的屋面坡度大于20%时,其排水层、种植土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5.6.3排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陶粒的粒径不应小于25mm,大粒径应在下,小粒径应在上。

2凹凸形排水板宜采用搭接法施工,网状交织排水板宜采用对接法施工。

3排水层上应铺设过滤层土工布。

4挡墙或挡板的下部应设泄水孔,孔周围应放置疏水粗细骨料。

5.6.4过滤层土工布应沿种植土周边向上铺设至种植土高度,并应与挡墙或挡板粘牢;土工布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缝宜采用粘合或缝合。

5.6.5种植土的厚度及自重应符合设计要求。

种植土表面应低于挡墙高度100mm。

Ⅰ主控项目5.6.6种植隔热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5.6.7排水层应与排水系统连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6.8挡墙或挡板泄水孔的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堵塞。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Ⅱ一般项目5.6.9陶粒应铺设平整、均匀,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6.10排水板应铺设平整,接缝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6.11过滤层土工布应铺设平整、接缝严密,其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6.12种植土应铺设平整、均匀,其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且不得大于3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5.7架空隔热层5.7.1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屋面宽度或坡度大小确定。

设计无要求时,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宜为180mm~300mm。

5.7.2当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在屋面中部设置通风屋脊,通风口处应设置通风箅子。

5.7.3架空隔热制品支座底面的卷材、涂膜防水层,应采取加强措施。

5.7.4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上人屋面的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上人屋面的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

2混凝土板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板厚及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Ⅰ主控项目5.7.5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或构件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5.7.6架空隔热制品的铺设应平整、稳固,缝隙勾填应密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7.7架空隔热制品距山墙或女儿墙不得小于25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7.8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及通风屋脊、变形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7.9架空隔热制品接缝高低差的允许偏差为3mm。

检验方法:直尺和塞尺检查。

5.8蓄水隔热层5.8.1蓄水隔热层与屋面防水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5.8.2蓄水池的所有孔洞应预留,不得后凿;所设置的给水管、排水管和溢水管等,均应在蓄水池混凝土施工前安装完毕。

5.8.3每个蓄水区的防水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施工缝。

5.8.4防水混凝土应用机械振捣密实,表面应抹平和压光,初凝后应覆盖养护,终凝后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蓄水后不得断水。

Ⅰ主控项目5.8.5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

5.8.6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和抗渗试验报告。

5.8.7蓄水池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验方法:蓄水至规定高度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5.8.8防水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8.9防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刻度放大镜检查。

5.8.10蓄水池上所留设的溢水口、过水孔、排水管、溢水管等,其位置、标高和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8.11蓄水池结构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8.11的规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五行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hao.com/news/97128.html

作者: 五行电商报

五行号电商报,分享电商优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