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陈汤,中医方剂之名。作为祛痰药,具有祛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过度,咯白易咳,恶心呕吐,胸膈胀满,四肢沉重,头晕心悸,舌苔白或腻,脉滑。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湿痰。配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皮52个(各15g),白茯苓32个(9g),甘草烤半个(4.5g)。用法:取药嘴,每次12g,水一杯,姜七片,乌梅一杯,煎六分钟,去我,趁热服用,不分时间。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片,水煎温服。原理:本方证候多因脾失健运,湿不化生,湿聚痰瘀所致。湿痰为病,肺侵致肺衰时,咳嗽痰多;停胃导致胃失去平衡,然后恶心呕吐;阻塞了胸廓和膈,气机不畅,所以感到胀闷;如果离开了肌肉,四肢就会困倦;压制阳,领导会晕;心浊则心悸。宜治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性温燥,长于燥湿化痰,为降胃之君药。橘为臣,既能理气解郁,又能祛湿化痰。君臣合用有两层含义:一是等量并用,既相辅相成,增强祛湿化痰之力,又体现了先调气后治痰的含义,顺气必除痰;二、半夏、橘红皆长于陈年,无燥之弊,故名“陈二”。这就是这个祛湿化痰方的基本结构。用茯苓,可以渗脾化湿,帮助化痰,脾可为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因气滞生痰而专为痰浊而设,是祛痰药物中常用的理气化痰、健脾祛湿组合。加入生姜不仅能毒死半夏,还能帮助半夏化痰,减少不良反应,和胃止呕。与半夏、柚子同用,混少许乌梅,以克制肺气,防燥散伤。甘草。作为辅药,能健脾和中。资料提炼:其他祛湿化痰中药方剂:导痰汤:半夏(七洗)120g,天南星(切细,浸姜汁),枳实(去瓤),陈皮,茯苓各30g。用法:上粗下粗。每次取9g,两杯水,生姜十片,煎至一杯,去掉我,吃完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按原方减量。功能:祛湿化痰,行气解郁。主治:痰厥证。眩晕,或痰多酒多,胸膈胀满,胁腹胀满,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痰咳,鼻涎稠黏,舌苔厚腻,脉滑。碳汤的组成为:天南星(姜制)、半夏(七次汤洗)各7.5克、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6克、陈皮4.5克、石菖蒲、人参各3克、竹茹2克、甘草1.5克。两杯水,五片姜,煎至一杯,饭后服用。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功能:化痰开窍。主治:中风痰中,心乱。舌强而不言,咽喉多痰,声音隆隆,舌苔白腻,脉滑或缓。金水君汤由9-15克制剂组成
陈汤配方1【来源】第四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七次汤洗),陈皮各150克,茯苓90克,甘草(炒)45克。【用法】本品为粗粉。取每12克,水150毫升,姜7片,乌梅1片,煎至90毫升。撤热,随时服用。【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痰湿阻络,脾胃不和,胸腕胀满,恶心,头晕心悸,或咳嗽痰多。陈汤配方二【出处】卷三,《万病回春》。[成分]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剥芦苇)、苍术(粳米制)、砂仁、山药(炒)、车前草、三叶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用法】用生姜3片、乌梅1片、灯心草1球,水煎,温服。主治:痰湿壅滞,泄泻,脉沉滑。【加减】泻下、肉豆蔻、诃子、厚朴。陈汤配方三【出处】卷四,《万病回春》。【组成】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枳壳(麸炒)、牛膝(剥芦)、猪苓、三叶木通、麦冬(剥心)、车前子、黄柏(酒炒)等分,甘草对半。【用法】将药物按一剂归档。用水煎服,空腹服用。主治:痰浊阻窍、小便不利。
二陈汤标准配方有哪些?
组成:半夏(七次用汤洗净),橘皮各15g,茯苓9g,甘草(炒)4.5g。陈汤,名中医方剂。作为祛痰药,具有祛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过度,咯白易咳,恶心呕吐,胸膈胀满,四肢沉重,头晕心悸,舌苔白或腻,脉滑。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湿痰。重要文献摘要:1。原书主要用在第4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或呕吐恶心,或头晕心悸,或上腹部不适,或寒热,或寒食脾胃不和。”2.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化痰祛湿,橘红化痰益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健脾补中。补脾不生湿,祛湿渗湿不生痰,行气降气化痰。可以说是身兼标本。但使人看到半夏是干的,就用它来吃药,就失去了立方形的目的。”供以上参考:百度百科-二陈汤
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陈汤原方为半夏(七次汤洗)、橘皮,各52枚;茯苓、甘草(炒)一个半。陈汤配伍特点全面,结构严谨,散收结合,标本兼治,燥湿理气,化痰健脾,渗湿化痰,起到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陈汤主要用于祛湿化痰,理气和中。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胀满,恶心,头晕,心悸,或咳嗽痰多。陈汤原理:本方证候多为脾失健运,湿不化生,湿聚痰凝所致。湿痰为病,肺侵致肺衰时,咳嗽痰多;停胃导致胃失去平衡,然后恶心呕吐;阻塞了胸廓和膈,气机不畅,所以感到胀闷;如果离开了肌肉,四肢就会困倦;压制阳,领导会晕;心浊则心悸。明智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