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对表达和深化作品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歌词对作品主题的拓展和深化,音乐配合歌词发揮的抒情、烘托、感化、震憾的艺术效应。这种效应,是在剧情和画面之间,
影视作品中,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对表达和深化作品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歌词对作品主题的拓展和深化,音乐配合歌词发揮的抒情、烘托、感化、震憾的艺术效应。这种效应,是在剧情和画面之间,通过歌曲架起一座情景交融的桥梁,把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产生的共鸣!《农奴》中的《无字歌》,《上甘岭》中《我的祖国》,《英雄儿女》中的《向我开炮》,以及《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白毛女》等等,都是成功的典范。
当然,艺无止境。特别是在歌词创作的语言表达方面,更是难以一锤定音!例如《火红年华》主题曲《爱在家国之间》,歌词意象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爱在家国之间》,歌词不长,只有16句。根据歌词的抒情脉络,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走过高山大川
苦累也是浪漫;
风起云涌的岁月,
我记住了你只有信仰的容颜。
一路勇敢向前,
背影就是尊严;
伸手可触的祖国啊,我拥抱着你,
由远及近的地平线。
前面一、二节歌词,对作品的特定环境,国内国际形势,作品的情感基调,作了精要的诠释。也为后面的剧情发展,作好了铺垫。
后面三、四节歌词,是抒情主题的升华——
爱在家国之间,
英雄无悔,青春无怨;
满山的花开了一遍又一遍,
那是我的思念一年又一年。
爱在家国之间,
热血还热,热泪还暖;
风中的灯亮了一盏又一盏,
那是我的祝福,一天又一天。
歌词意象与诗歌意象是一致的,忌讳模糊和逻辑混乱,需要思路清晰和前后照应。
第三节最后一句“思念”,作为一种思维定势,应该是“过去式”,与现在存在着时空的差距。如果将“思念”改为“希望”,就永远属于未来“进行时”,拉近了歌词意象的时空,增強了意念的紧迫感。
其次是第三节末尾的“一年又一年”,与第四节末尾的“一天又一天”,存在逻辑上的颠倒。应该把两个重叠的词组互换,先“天”后“年”,在时间上存在着递进关系,使歌词意念也有了升华。
第三,随着时间词语的互换,相互衔接的颈句也应该互换。即“风中的灯亮了一盏又一盏”,对应“那是我的希望一天又一天”;“满山的花开了一遍又一遍”,对应“那是我的祝福一年又一年”。这样,用“灯亮”对“希望”,“花开”对“祝福”;每一天都寄托着希望,每一年都饱含着祝福,歌词的意象将更清晰,逻辑顺序也更为流暢。
纵观《爱在家国之间》的词曲创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能够用一首歌来诠释作品主题,准确把握时代脉博,离不开深度发崛的歌词意象和婉转悠扬的韵律抒情,而把剧情和抒情融为一体,正是这首主题歌煽情的成功之处。